劉玄德的人品,在大漢可謂是公認的有排面,要不然也不會數次都能借來錢糧人馬。

馬超也希望劉備孫權能夠趁機進攻中原,與他們守望相助,至少不能讓曹操安心在關中作戰。

“嗯,既然劉玄德與父親同受衣帶詔,自然是真心抗曹的。”馬超把水杯當中的水一飲而盡。

“大哥,曹操就要率兵到了,那我們要不要把信上曹操對我們做出的計策,提前告知韓遂等人?”

馬岱又詢問道,當初接到信之後,他們都不相信。

什麼決勝於千里之外,那都是吹噓的,都沒見過這種人。

廟算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是關西諸將所擅長的事情。

所以對於劉備在信中給出來的提示,他們兄弟二人也並未太過放在心上,只是也是人家的一番好意,看過之後就放在一旁。

可現在隨著時間的發展,皆是被人一步一步的料到,這讓馬超心下有些忐忑,莫不是曹操真的會如此做?

信件並沒有被丟掉。

馬超從矮案上的竹簡堆裡尋找出來,開啟之後,又細細的看了看。

“曹賊一定會在潼關外做出攻堅的姿態來,用大軍進逼潼關,

擺出非要從潼關進入關中的架勢,吸引關西諸將的注意力,將主力聚集於潼關的防守上。

然後他會暗中派兵偷渡到河西,站穩腳跟後,掩護大軍渡河,

其中觀看地勢,潼關北部七十里外的蒲坂津渡口,最有可能被偷渡,理應派兵駐守。

若是被曹操偷渡成功,站穩腳跟,那潼關之險完全無用。

最後還有重中之重的一點,關西諸將原先互不統屬,心中各有心思。

若是被曹操利用反間計迷惑,必然自亂陣腳,還望孟起能夠小心為上。”

初看不識信中意,再看已是信中人!

馬超把竹簡收好放在矮案上:“劉備身邊可有謀士輔佐?”

“徐庶諸葛亮龐統。”

馬岱上次送堂弟一同前往荊楚講武堂,在荊州的時候,聽人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此三人如何?”

“荊州人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諸葛亮龐統皆被劉備納入麾下,徐庶也絕非庸才。

而且龐統原來是江東大都督周瑜的功曹,他是從江東棄官?投奔劉備麾下的?足以見得劉備在荊州的號召。”

馬超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怎麼自己就沒有遇到這樣的人?

這般人物?也都認準劉備了?

馬岱眼中露出羨慕的神色:“尉繚子所記?兵未接而所以奪敵者有五個條件,其首要的是廟勝之論!”

廟算可謂是華夏最古老的一種戰略決策形勢?也是最早的戰略概念。

馬超點點頭,似這種擁有廟算能力的人?在關西軍中極其少見。

前有李儒?可惜至今下落不明,是生是死全然不知。

後有賈詡,如今依附曹操,成為對家。

馬超遍觀自己的麾下?要是上陣砍人?大家都沒有問題。

可若是商議軍事,那就只有跟堂弟馬岱相商,至於其餘人,可真沒有培養的價值。

馬超倒是希望三弟馬鐵能夠在荊楚講武堂,學成歸來?到時候好輔佐他。

如今他算是真的羨慕這些擁有謀士的人了,至少還能給他出出主意。

反觀自己身邊?除了和堂弟商量之外,還能與誰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