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2章 孫劉不約而同的謀劃(第1/4頁)
章節報錯
很快啊!
韓遂馬超等人反叛曹操的訊息,就漲了翅膀一樣,傳到了劉備孫權的耳中。
對於這件事,孫劉兩家都沒打算閃躲,置身事外。
隨著交州勢力的臣服,士燮遣長子入江東為質,士壹遣兒子士匡進入荊楚講武堂,暫且為旁聽生。
為成為講武堂第二期學生做好準備!
江東長江上游基本無礙,沒有什麼威脅。
孫權已經決定將重點繼續往中游遷徙,即把遷徙到秣陵(南京)。
這也是有張竑在一旁勸導,說秣陵一帶的山川有帝王之氣,如果明公在此建都,定能夠成就大事。
只是秣陵這個名字不吉利,莫不如取名建業!
因此孫權已經下令構築石頭城,只是張竑病重,遂讓他會吳郡修養。
江東的權勢範圍和政治中心,開始向東移動。
在長江中游發展,意圖透過合肥,北上,取得中原之地。
孫權心中清楚,赤壁之戰遭到慘敗的曹操,一定會再次集結兵力,攻打江東。
這幾年大家一直都在暗自積聚力量。
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曹操要渡江伐吳,必定會從巢湖進入東興堤,需要在東關修築防禦。
孫權可不相信這幾年,曹操這個梟雄的鬥志,就會變得衰弱起來。
己方攻破合肥廬江巢湖一線的話,曹操的勢力就會退到淮河以北,這將對己方極其有利。
現在孫權聽到關中諸將反叛,他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固守境內的濡須水道,待到有利時機便出擊江北皖城以及合肥,破壞曹操在淮南的部署。
以確保江東的安全和蠶食曹操佔據的土地,使己方的勢力,
進一步向淮南推進,確保曹操的兵威,不會威脅到江東本土。
這是孫權的戰略目的。
雙方的目標皆是東關的濡須口,誰佔據了這裡,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曹孫之間爭奪的重點,已經從赤壁之戰的江陵,轉移到了淮南。
“子敬,我意趁機攻打合肥。”孫權看著自己的第二任大都督。
上次於合肥無功而返,又被臧霸大敗後,一年後,孫權就想領兵出征,報仇雪恨。
結果被張竑勸住了,遂沒有繼續舉行戰事活動。
現在張竑病了,關西諸將皆反,這讓孫權又看到了機會。
“主公。”魯肅從地圖上收回目光道:“以臣之見,倒是不急。”
“哦?”
“主公,如今關西諸將剛反沒多久,曹操還在鄴城按兵不動,只是差遣偏將堅守。”
魯肅摸著鬍鬚道:“還需等曹操大軍出動關中,我等在行軍也不遲。”
“嗯,倒是我心急了。”
孫權應下這件事,他八年來等到了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赤壁之戰威望上升之後,孫權反倒是有些沉不住氣了。
但情有可原,麾下大將取得連戰連捷,自己卻被曹操的部將錘的抱頭鼠竄,
這件事著實讓孫權惱怒,想要找回場子。
“主公,如今石頭城還未曾建完,東關防禦也未曾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