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8章 看你心誠不誠(第2/5頁)
章節報錯
鄉里的這些土皇帝當習慣了,就算換了新東家,他們很難改過來。
而鄉里,便多是宗族的聚集地,想要管理,異常困難。
許多從祖上到玄孫這一支的九族為同宗,聚集在一起,相互扶持。
在東漢後期,不僅舉宗而聚普遍存在,在更大的範圍內,同姓聚集也大規模出現。
無他,就是為了抱團,能夠在亂世當中更好的活下去。
如郡望族姓,汝南袁氏,清河趙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等等,都超出了九族的概念,成為更大範圍的宗姓。
劉備對此深有感慨,當初他居住在涿縣,特多毛姓,東南西北皆諸毛也,涿縣令稱:諸毛繞涿居乎?
強宗大姓成為鄉里政治的支配力量。
第一,鄉管里胥被他們所把持。
第二,在郡縣的椽吏中,他們也佔有重要位置。
第三,鄉里的選舉,被他們所把持,也就是察舉。
一些寒門孤族,根本就沒有機會上去,能上去的多是能夠代表本宗族利益者。
東漢把地方長官不得在家鄉原籍為官,設為法則,但郡縣的椽吏未曾有約束。
強宗大姓就可以從上到下,把控鄉間。
尤其是現在,宗族武裝更是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從東漢立國開始,這些人便敢公然與朝廷唱反調,經常驅逐朝廷派來的官員,到了恆靈二帝更是變本加厲。
這些人嚴重的威脅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對此,曹老闆看的十分清楚。
對於袁氏衰亡,他總結道:“袁氏之治也,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銜鬻家財,不足應命。
審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為逋逃主,慾望百姓親附,甲兵強盛,豈可得邪。”
劉備和曹操發出唯才是舉的求賢令,就是避免這些人把控察舉制。
給更多的一些入仕無望的寒門子弟一些機會。
關平這個郡守想要收稅,還得看這些聚集而居大姓的臉色。
無他,真正的地頭蛇是他們。
百姓在鄉間勞作,不少人見關平等人手執武器在路旁走,皆是紛紛側目。
聽聞郡守在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醴陵的大姓姓劉,乃是高後時期封長沙相劉越為醴陵侯,這才有的醴陵。
說起來,也算是三兄弟社團扛把子劉備的本家。
總歸兩家大姓,另一個是袁。
其中代表人物,袁龍在糜威麾下任職。
此人在魯肅和關羽在益陽對峙後,孫劉兩家重新在湘水劃分交好,訊息未曾有效傳達。
只聽到關羽領兵前來,袁龍再次反叛江東,響應關羽,守在醴陵,然後被呂岱生擒所殺。
“這一片都是劉家的土地。”
關平站在道路高聲問了一句,都是種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