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6章 我有個妻弟(第2/4頁)
章節報錯
反倒是其餘孫劉兩家,徵兵阻力較小,周瑜在打江陵的時候就強徵過一次兵。
甚至在後面的夷陵之戰,孫權又在江陵和夷陵大肆徵兵,百姓不願應召,徵兵弊端叢生。
這些被徵兵的人,活著的時候困苦,沒有溫暖,死了的時候埋在外面,骸骨不能返鄉。
故而更加留戀故土,害怕遠出,在他們看來,遠出就等於死亡。
每有徵兵,貧弱老實的在家,行動有所牽累的先徵去當兵。
人們稍有財產,便行賄,不惜傾家蕩產,也不去當兵。
行動敏捷的人則是逃入深山,投靠“群惡”,結成惡黨,與徵兵者對抗。
在江東,就算家中有人在官府當中為吏,家中有五口男丁的,幾乎有三人在外服役,就這,還要繳納賦稅。
連吏員都這麼慘了,更何況那些齊民編戶的百姓呢。
大量人口被江東世家侵吞,孫權也不敢動他們的盤子,只能一個勁的掠奪山越以及其他夷人補充人口。
就連三兄弟社團扛把子劉備在爭奪漢中時,緊急要求後方徵兵。
諸葛亮上表楊洪為巴郡太守的職位,開始全面徵兵,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動員令後,堪堪打下漢中。
等到夷陵之戰後,三兄弟社團損失慘重,又開始緊急徵兵,防禦東吳的反攻。
巴西郡的戶數在一萬二上下,結果太守要求徵召五千人補充損失,幾乎是兩戶出一丁,徵兵比例相當高。
就算後期諸葛亮北伐,那徵發計程車卒更多了。
儘管他治理益州時,雖然政治清明,仍然不能避免“西土苦其役調”的問題。
對於世家豪強侵吞人口的胃口,是從來不會停止的。
大勢所趨之下,徵兵制度在南方也越發的衰敗下來了。
除了徵召少數民族充任士卒,群雄大多擴充軍隊的手段都是收降。
孫策攻下揚州刺史劉繇所在的曲阿後,放出話去宣佈劉繇等故鄉部曲來投降的。
既往不咎,願意從軍的,一人從軍,全家免除賦稅。
不樂意的,不強迫。
結果十天之內,降兵四面雲集,孫策收降兵兩萬有餘,遠遠超過其舊部人馬的數量。
泰山太守呂虔到職後,開恩布信,推行寬大政策,鼓勵藏躥到山中的袁紹殘部和人民,走出山中,安土樂業。
然後呂虔選其中的強壯者補為戰士,泰山便有了精兵,名冠諸侯。
待到赤壁之戰前夕,與關平的接戰當中,要不是關平置之死地而後生,跑的快,殺到船上。
呂虔的這些士卒合夥弄死關平的部下,讓其損失慘重,也未可知。
但是也是在這場遭遇戰當中,呂虔也發現了鐵索連環的奧秘,並且順利的向曹老闆提出了建議。中文網首發
呂虔身為水軍副都督,他麾下的泰山精兵,也被一把火報銷了大半。
剩下的也做了三兄弟社團的俘虜,至今泰山精兵還沒有恢復元氣。
現在呂虔回到泰山郡任職,準備重振泰山精兵的威名,重奪各州第一名精兵的名頭。
故而袁紹舊部才是最慘的,時隔八年經歷了兩次漢末大決戰。
甚至有的袁紹舊部更慘,活著經歷了第三次大決戰,也就是夷陵之戰的慘敗。
三次大戰,全都參加也就罷了,偏偏還都是屬於戰敗方一方!
袁本初天胡開局,結果被打成土塊,連帶他麾下也全都變成敗兵。
相反曹老闆一路坎坷,收降青州黃巾軍後,一直給予較大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