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績被人踹倒在地之前一連遭遇了:一劍封喉、梅開二度、三羊開泰、四喜臨門、五星雙龍。

五個連招下來,陸績整個人都懵逼了。

他就坐在黃土地上,久久不願起來!

這些人為何對自己前恭後倨?

想不明白!

難道就因為只有他敗了,其餘三人都是平局,甚至張承很有可能贏的局面嗎?

因為在中間看著旁人比試的時候,張承安慰自己,他會拿出家族藏書當中殘篇當中的一道沒有答案的題來讓關平做答。

此等難題,晾他也不會輕易做出來。

“三哥,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張溫在一旁為他打氣。

張承點點頭,表示讓他放心。

黃蓋重申了一下如今的局勢,關平一勝三平。

陸績等人一負三平。

第五局就是賽點,若是關平贏了,那便是贏局最多,可獲勝。

若是關平輸了,那他們一比一平,便是不分勝負!

若是這局雙方又平,那便是關平最終一勝四平取得最終的勝利。

張承先是抱拳行禮:“聽聞關小將軍算學天賦出眾,我這裡有一道題,乃是殘篇。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

至今不知答案,就請關小將軍代為解答,不知可行!”

在古代出現殘篇的時候很常見,關平只是點點頭應下。

最不濟,他也能繼續控場,把這局變為平局,保準自己出的題,張承他答不上來。

難為人,自己可是有一套的!

張承靜了靜嗓子,直接說道:“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關平當即愣在原地,這不是著名的雞兔同籠的問題嗎?

第一次正式出現是在孫子算經裡,具體大概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後,作者為無名氏。

而且這道經典的題,當真是在小學課本上作為課外題練習過。

別看如今是大漢時期,但自從商朝出現《周髀算經》以及從戰國流傳至今的九章算術,到東漢才正式成書的《九章算術》。

仔細研讀下來,從小學到大學的階段,在裡面都囊括了一部分數學知識點。

等到魏晉南北朝,有了趙爽等人的標註,為古代數學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

聽到這道題,趙爽也立即陷入了沉思,該如何解決這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