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得到了江陵城,可他們心裡還是有些疙瘩。

誰自處於劉備的位置,都不會輕易把江陵城給讓出來。

偏偏他還如此的痛快,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也只能悄咪咪的說一句,劉玄德非常人也!

與如此之人結成盟友,不知道是江東之幸,還是江東之禍?

至少是真的能夠讓人放心,否則後來劉璋也不會只聽信一面之詞就把劉備歡歡喜喜的迎到蜀中去。

還不是靠著半輩子人品的積累!

周公瑾撤去憑几,躺在木榻之上,他曉得,今日是他敗了。

不管劉備是真看透了他的謀劃,還是劉備早就準備好的應對法子。

周瑜都知道,在這場爭奪江陵城的戰事當中,他與曹仁都是輸家。

荊州百姓本就是心向劉備,如今他又主動退出,把江陵讓給荊州,百姓會如何想?

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

周瑜本打算當一個從殘暴的曹軍手中,把江陵百姓解救出來的英雄形象,順便刷一波好感。

讓荊州百姓勿要在抗拒江東。

可事與願違,無論是進城還是棄城,江陵城的百姓與士人的好感全都被劉備給刷走了。

周瑜很想大叫著選擇不要江陵城,可他知道,他圍攻如此之久,就是為了得到它。

如今劉備主動退出,難道我周公瑾還要大吼不食嗟來之食,勢要與劉備撕破面皮?

他自不會如此做。

主公也不會允許他如此做。

所以周公瑾才會從心底產生一股深深的挫敗感。

從他出道至今,何曾收到過這種挫折?

細細看來,劉備才是他的勁敵。

待到戰事結束後,一定要把劉備控制在江東的控制下。

否則遲早養虎為患,讓他反噬江東。

大都督的功曹龐統則是站在一旁,摸著鬍鬚,很快就從劉皇叔的非常人手段當中走出來。

只是回憶著南郡地圖上那樣劃分的線線。

如此猜測,劉皇叔其志不小,可不僅僅是為了擊退曹操,拿下荊州後,就故步自封。

他也在為將來進軍益州做準備啊!

這興許就是孔明在草廬當中為劉玄德所出的謀劃。

放眼整個北方,幾乎全被曹操平定,還剩下多少地盤能夠劉皇叔崛起。

益州乃天府之國,可惜劉璋是個庸主,遲早被人所吞。

龐統並未出聲提醒,他知道大都督也有虎吞益州的打算。

今日江東諸將的反應,龐統他也看在眼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