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平開發大西南的計劃,在軍帳內細細的給眾人一說,對於我們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不僅可以開疆擴土,還能收穫一支忠於大漢的夷漢部曲。

風險是有的,但若是做事不冒些風險,命運憑什麼要青睞於你?

張三爺瞪著眼睛,聽著大侄子在這一同胡咧咧,好像說的有那麼幾分道理。

張三爺往旁邊靠了靠小聲問道:“二哥,你覺得小平兒這個主意如何?”

“我自是聽大哥的。”

關二爺摸著長髯回了一句,雖然心中思量了一下兒子的想法,認為沒什麼太大的漏洞,但此事成不成的還是要看大哥的意思。

“二哥說的對,俺也一樣,就聽大哥的。”

張三爺立馬就重新堅定了自己的立場,聽大哥的,不聽大侄子在這忽悠的話。

可是心中對大侄子說的話很是贊同,在軍中,有馬總比沒馬強啊!

諸葛亮對於關平組建夷人部曲的事情,才算是真正說到他的心坎裡去了。

中原混戰,百姓流離失所,在加之曹操敗退,拔新野諸縣數萬人遷往中原腹地,填充人口。

荊南四郡人口不多,也不怪關平會從豪強大姓當中搜刮浮客。

又把主意打到五溪人的頭上,僱傭他們當做為大漢計程車卒。

主要還是缺人的緣故。

張家想要挑起戰事,利用五溪人增加政治資本,結果連帶五溪人的王都被幹掉,關平順便開箱扶持了一位親漢的新王上位。

整個五溪人摒棄了張家,倒戈投入了三兄弟社團的懷抱。

如果再不好好利用一番,那還如何能行!

“主公,用財寶僱傭五溪人,此事倒是可以商議。”諸葛亮揮舞著羽扇道:

“既然定國說的如此有信心,那便姑且一試,若是遇到了麻煩,頂多會損失些財物,這些還是損失的起的。”

“孔明言之有理。”劉備摸著鬍鬚看向關平:“定國此去沅陵縣,看來是收穫頗豐。”

對於能深入益州北部這件事,劉備也是覺得不錯,畢竟益州是孔明給他定好的策略步驟。

目前在荊州還未站穩腳跟,而且進入蜀中也無合適的藉口,有心無力。

但真的能如同定國所言一樣,打通蠻夷的商路,倒是有些機會,可以進入益州腹地。

“確實是實際調查了一番,才向大伯父說出我的計策,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

關平微微拱手行禮道:“正所謂君子坐而論道,少年起而行之。”

“大善!”

諸葛亮忍不住出聲讚了一句,他在出山之前,也是做了大規模的實地考察,並沒有死讀書。

“軍師謬讚了。”關平拱手行禮便回到了座位上。

開發大西南計劃,正式提上了三兄弟社團的日程。

在關平看來,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貿易走起來了,那從荊州到益州南部的道路一定會被踩出來修好的。

只有利益才能促成此事成功。

將來從蜀中到益州的道路就多了一條。

畢竟從漢中往下游走水路,大機率是不能回去的,當年蔣琬想要造大舟沿著漢水順流而下襲擊魏國。

可惜群臣擔心士卒一去不復返,水軍沒法返回,容易折在裡面,太危險了,加之蔣琬病逝,此事便不了了之。

“主公,我方才在路上聽定國說,要把五溪人的沅陵縣控制在我們的手中。

那主公理應派一個人前去擔任縣令之職,爭取把當地百姓編纂成籍。”

劉備摸著鬍鬚道:“我思來想去,便讓鄧孔山前往沅陵縣擔任縣令一職。

至於大儒,需要好好尋一尋有沒有願意前往五溪人那裡擔任教化一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