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毒瘤(第1/2頁)
章節報錯
停下來,不止是為了做準備,更是為了等訊息。
在王棟他們從瓜達爾港出發的時候,雲龍就聯絡了這邊的負責人,一名在當地招募的臨時員工。
按照安排,這個叫圖姆的尚比亞人將提前進入安哥拉,獲取與瞭解情況。
其實,在世界各地,“安固”公司都會招募一些當地人,名為臨時員工,實際上都是一些僱傭兵。
當然,這些僱傭兵的主要任務,其實是充當嚮導。
次日凌晨,圖姆返回。
他確實是一名嚮導,之前在尚比亞國防軍服役了十多年,是“安固”公司在這邊僱用的第一批臨時員工。
與大部分臨時員工一樣,圖姆的裝扮更像是當地人。
比如,使用的武器是一把老掉牙的G3A1步槍,沒有配備自衛手槍,第二武器是一把半米長的大砍刀。
怎麼看都像是土著武裝。
圖姆帶回來了一條極為重要的情報。
襲擊謝初越他們的確實是安哥拉的反政府武裝,而且就在翁吉瓦附近,很有可能是在翁吉瓦東面的穆倫巴。
那是一座離邊境只有幾十千米的小城鎮,人口不到一萬。
因為不通公路,又緊挨著邊境地區,所以反政府武裝長期以此為據點,跟安哥拉政府軍對抗。
此外,穆倫巴也是當地的毒品交易中心。
毒品?
沒錯,就是毒品。
因為阿富汗的礦產幾乎全部由政府控制,所以長期以來,反政府武裝都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沒有錢,還怎麼與政府軍對抗?
最初,反政府武裝透過走私與販賣人口牟利。
其實,主要還是走私。
透過安哥拉南部的港口,獲取一些物資,然後從陸路送往尚比亞與辛巴威,從中賺取差價。
當初,辛巴威動亂期間,安哥拉反政府武裝就賺了很多錢。
為啥?
動亂中的辛巴威什麼都很緊缺,如果能夠把藥品之類的緊缺物資送過去,就能賺到數十倍的利潤。
只是,這些年來,安哥拉反政府武裝把重點放在了毒品上。
在安哥拉南部地區,也就是由反政府武裝控制的地方,大麻與罌粟的種植面積超過了五千平方千米。
事實上,安哥拉已經是南部非洲地區最大的毒品種植基地。
透過由僱傭兵控制的走私航線,安哥拉反政府武裝把毒品輸往世界各地。
在美國加大了對南美毒梟的打擊力度之後,安哥拉已經取代了哥倫比亞,成為美國毒品的主要來源地。
其實,走私與販賣毒品,也正是安哥拉反政府武裝跟南非僱傭軍走近的關鍵原因。
在毒品的生產與販賣鏈條上,安哥拉反政府武裝主要負責生產與加工,南非僱傭軍負責運輸與銷售。
來自毒品的鉅額利潤,讓安哥拉反政府軍能夠長期跟政府軍對抗。
對當地人來說,安哥拉反政府武裝就是一顆毒瘤。
只是,一直以來,沒人能對付安哥拉反政府武裝。
幾年前,南部非洲國家集團還組織發起過一次圍剿行動,卻是無果而終。
為啥?
南非不肯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