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數百萬人就等著救助呢。

更可笑的是,印度當局並沒有提出合理的,至少是行得通的辦法,當時甚至沒有提出替代辦法。

讓印度當局派人去阿姆利則恢復秩序?

顯然不可能。

為啥?

派幾個官員去,有用?

要恢復秩序,就必須派武裝力量過去,至少是警察部隊,而巴基斯坦顯然不可能讓印度的武裝力量前往阿姆利則。

在當地成立一個由印度政府授權的地方政府?

這跟自治委員會有啥區別?

如果是完全聽命於印度當局的地方政府,能夠活得長久,或者說能夠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援與信任?

歸根結底,就是阿姆利則的民眾不再相信印度當局。

只是,援助的事情肯定拖不得。

要知道,只是在過去的幾天裡,阿姆利則就已經發生了數百起慘案,成千上萬的平民等待救助。

這不是什麼秘密。

早在巴軍越過國境線之前,就有上百名世界各國的記者去了阿姆利則,而且一直在對外報道發生在這座城市裡面的事情。

正是這些報道,讓阿姆利則的人道主義災難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用那些記者的話來說,每一天,都有數百名、甚至上千名無辜的民眾死於疾病、飢餓與戰亂,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

當然,採購援助物資的工作一直在進行,運輸方面的工作也在加快安排。

只是,印度不肯鬆口,援助就談不上。

為啥?

按照聯合國憲章,只要承認印度是主權國家,那麼就必須尊重印度的主權,也就得尊重印度對阿姆利則的統治權。

這次,美國沒有拿所謂的人權說事。

到第92日,美國提出了一個辦法,也就是由私人團體代替接受人道主義援助,並且負責向難民分發物資。

簡單的說,就是先把統治權丟到一邊。

當然,這個私人團體,必須得到印度的承認,至少是預設,同時必須能夠獲得巴基斯坦方面的准許。

還好,印度當局沒有反對,接受了美國的提議。

只要不涉及主權,那麼至少在面子上,能夠讓印度當局過得去。

更重要的是,美國給了印度當局巨大的壓力。

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