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爛攤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沒錯!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印度一直是糧食出口國。
很難理解吧。
要知道,在去年,印度的人均糧食消耗量還不到300千克,遠遠低於由聯合國提出的溫飽線。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印度人連飯都吃不飽。
至於肉類,水產,禽蛋等,更是少得可憐。
當然,這也是印度的實際情況,即大約三分之一的印度人處在飢餓狀態,而重度飢餓狀態的印度人超過了3億。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在出口糧食。
為啥?
因為印度的土地,特別是益於耕種的肥沃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上,而這些所謂的上層階級顯然不會考慮下面的貧民。
此外,糧食是印度換取外匯的主要貨物。
現在好了。
如果印度的糧食產量因為戰爭而減少三分之一,那麼會有一半的印度人要餓肚皮,而且重度飢餓的人數將增加到5億以上。
這是個什麼概念?
接近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會一直餓著肚子!
顯然,印度必須進口糧食。
如果印度轉變為糧食進口國,那麼國際糧食價格必然暴漲,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填補由此帶來的供給空白。
可以說,這場戰爭對國際社會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影響,其實就是糧價暴漲。
不止是影響,而是災難!
為啥?
要知道,進口糧食的,幾乎都是平窮國家。
相反,很多富裕國家根本就不存在糧食不足的問題。
全球,最主要的糧食出口國是哪幾個?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俄羅斯與阿根廷。
這些國家,幾乎全都是富裕國家。
此外,糧價上漲,對部分需要進口糧食的富裕國家來說,造成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完全可以忽略。
拿德國來說,就算糧價上漲2倍,每年的支出也就多了100多億歐元。
對貧窮國家來說,那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