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外援到達(第2/3頁)
章節報錯
既然結果不可改變,那麼由誰來承擔,又有什麼區別?
綜合這些,就不難推斷,印度當局肯定得到了承諾,而且由某個大國提供的援助很快就會到達。
問題是,什麼性質的援助?
開戰的第55天,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到達了孟買。
這支船隊裡的船隻,全都來自美國與日本,不過有一些懸掛的是第三國的國旗。
不過,送來的不是美國與日本的裝備,而是清一色的俄製裝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數百輛T90主戰坦克。
這些坦克,有很多甚至還沒有抹掉俄軍的標誌!
顯然,這是俄軍的二手貨。
當然,在交付給印軍之前,這些坦克都做了必要的改造,比如拆掉了一些關係到俄羅斯軍事機密的敏感裝置。
這些坦克是怎麼來的?
顯然不是俄羅斯提供的援助。
要知道,在俄軍,T90依然是主力。
就算俄羅斯打算援助印度,也會提供T72,而不是更好的T90,何況還是來自俄軍的現役裝備。
其實,就在這支船隊到達孟買之後,俄羅斯當局就發表宣告,宣稱沒有向印度提供任何軍事援助。
那是什麼?
軍火貿易。
關鍵就是,購買這些坦克的不是印度,而是南非。
只是,出錢的是日本。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日本當時透過南非,用大約20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了500輛主戰坦克。
南非什麼都沒做,就拿了百分之十的手續費。
隨後,這些坦克就被裝上了美日提供的滾裝貨輪。
500輛坦克,足夠武裝4個滿員裝甲旅了。
此外,還有上百門自行榴彈炮,以及大約600輛步兵戰車。
用這些主戰裝備,足夠武裝10個旅。
顯然,印度當局等的就是這批援助。
可惜的是,印軍卻沒有把這些裝備用在正確的地方。
為啥?
以當時的戰場局勢,在阿姆利則方向,就算增加10個旅的兵力,印軍也未必能夠力挽狂瀾。
關鍵就是,在戰場對面,巴軍至少有6個裝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