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謨的印軍沒有投降的意思,因此巴軍唯一的選擇就是發起強攻,爭取以最短的時間拿下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

其實,就在這3天裡面,巴軍掃蕩了除查謨之外的其他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也就是說,現在只剩下查謨了。

只是,留個巴軍的時間也不多了。

開戰的第19個晚上,巴軍對查謨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投入了3個旅,試圖一口氣打下這座城市。

可惜,戰鬥持續到天亮,巴軍依然沒有能夠佔領市中心。

有趣的是,在這幾天裡,巴軍都把進攻行動安排在夜間。

為啥?

巴軍有更好的夜戰裝備,在夜間的戰鬥力更強,準確說是跟印軍相比,巴軍更擅長在夜間作戰。

打到這個時候,印度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雖然查謨的守軍還在戰鬥,但是隻要巴軍投入足夠多的兵力,那麼打下查謨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馳援查謨?

顯然,想多了。

別的不說,從新德里出發的那2個印軍裝甲旅,至今還在新德里北面,而且已經2天沒有前進了。

在北方邦,印軍能夠調動的全是步兵。

派步兵去馳援查謨?

顯然,只要印軍的指揮官沒有犯糊塗,就不會讓官兵去送死。

更重要的是,隨著印控克什米爾被巴軍佔領,印軍需要沿著國境線重新部署防線,也就沒有足夠多的兵力去馳援查謨。

如果派兵增援查謨,那麼其他方向就會出現漏洞。

沒辦法打了,那該怎麼辦?

開戰的第20日上午,印度當局率先提出停火。

不過,不是接受華夏出面調停,而是按照聯合國提出的框架,即雙方撤退到衝突爆發前的位置,才實現停火。

可能嗎?

必須承認,印度當局確實是厚顏無恥。

當20萬印軍還在圍攻拉合爾的時候,印度當局為什麼不這麼做,或者說為什麼不撤回去然後跟巴基斯坦停火?

現在,巴軍已經收復了所有失地,還佔領了印控克什米爾,印度當局就知道停火,知道要退回衝突爆發前的位置了?

顯然,巴基斯坦當局絕對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