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最後的機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能嗎?
先不說巴軍是否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在華夏與阿盟國家提供的援助源源不斷的送達的情況下,巴基斯坦當局都不會妥協,除非印度主動從拉合爾撤軍,主動宣佈停火,主動停止軍事行動。
顯然,這對印度當局來說,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沒得選,那就只能在拉合爾死磕。
到了開戰的第11天,最後一次機會出現在了印度當局面前。
當天,印軍總參謀部就收到了極為可靠的情報。
至少有2個巴軍裝甲旅到達拉合爾附近,而且這2個旅都是王牌部隊,裝備的是由阿盟國家援助的“哈立德2”型主戰坦克,其中至少有1個旅獲得了“薩勒曼”,也就是沙特提供的主戰坦克。
只是這2個旅,就足夠擊敗拉合爾的印軍。
要知道,當時部署在前線的印軍,其實也就只有3個裝甲旅,而且只有1個旅配備的是相對好一點的T90S。
此外,大部分作戰部隊都存在缺少彈藥的問題。
顯然,只要巴軍發起反擊,印軍未必能夠頂得住。
當時,印軍前線部隊的指揮官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還多此向總參謀部報告,要求調整前線部隊的作戰部署,也就是放棄在拉合爾的進攻行動,透過收縮防線的方式讓部隊轉為防禦。
防禦?
顯然,印軍高層肯定不會答應。
當然,印軍高層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加強防禦部署,不過動用的是後方的預備隊。
簡單的說,印軍仍然線當然的認為,巴軍最多隻是發起戰術反擊。
為啥?
至少在兵力對比上,印軍仍然有著絕對的優勢,因此印軍高層不大相信巴軍會發動全面反擊。
以當時的情況,印軍如果及時調整防禦部署,或許還有得一搏。
關鍵就是,印軍確實有足夠多的兵力,即便缺乏必要的主戰裝備,只要把兵力優勢發揮出來,哪怕無法掌握戰場主動權,也有很大的把握頂住巴軍的反擊,並且在防禦作戰中消耗掉巴軍的戰鬥力。
如果能夠透過防禦扼制巴軍的反擊,印軍或許能在拉合爾站穩腳跟。
當然,接下來就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也可以利用相對有利的條件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
不管怎麼說,印軍是在巴基斯坦國土上作戰。
可惜的是,大意,或者說是輕敵,或者說是不敢面對現實,不管是什麼,印軍錯過了這個機會。
2個裝甲旅不算多,但是足夠打垮拉合爾附近的印軍。
要知道,這2個裝甲旅有接近300輛主戰坦克,還有數百輛步兵戰車,以及四個營的遠端炮兵。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軍一直牢牢的掌握著戰場制空權。
當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也就是巴軍發起反擊的時候。
雖然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印軍的前線將領做了必要的努力,比如在自己的轄區範圍內調整兵力部署,讓部分地段的作戰部隊進入防禦狀態,但是這些努力,根本無法改變印軍的命運。
等待印軍的,必然是一場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