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一夜之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簡單的說,就是掃蕩整個克什米爾。
如果南下遇到麻煩,那就以向東的那個方向為主,只是在查謨牽制印軍主力,先掃蕩克什米爾。
到底該怎麼打,由戰場情況決定。
當然,巴軍也有一個底線,即在戰役結束的時候,必須攻佔除了查謨之外的其他所有由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
這次,巴軍集中使用了遠端打擊力量。
關鍵,依然是那40架JF17戰鬥機。
進攻開始之後,第一批10架JF17就趕到了。
其實,是在這10架戰鬥機到達之後,進攻才開始。
與既定戰術一樣,由特種部隊在前線提供引導,由JF17為推進的山地部隊開路,重點轟炸印軍設在沿途的要塞。
只是,為了延長滯空時間,這些JF17都攜帶了兩具副油箱。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戰鬥機掛載的炸彈減少了一半,打擊力量明顯降低。
雖然在戰前根據印軍的部署情況,制訂了極為詳細的作戰計劃,特別是打擊部分,但是在實際戰鬥中,發生的情況顯然與計劃的不大一樣,甚至有很大的區別,也就無法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最突出的,就是40架JF17遠遠不夠用。
為了應急,巴基斯坦陸軍不得不再次動用遠端火箭炮。
問題是,巴軍儲備的制導火箭彈顯然不會太多,也就不可能用火箭炮來填補遠端打擊火力的漏洞。
在第四個撥次的10架JF17投入戰鬥之後,巴基斯坦空軍不得不臨時抽調了一批執行警戒任務的JF20參與打擊行動。
所幸的是,巴基斯坦空軍儲備了足夠多的制導炸彈。
雖然進攻行動遇到了一點麻煩,但是算不上大問題,至少向南突擊的兩支山地部隊的速度沒有慢下來。
前面已經提到,速度就是一切。
到天亮的時候,兩支突擊部隊各自前進了40與50千米。
在山地作戰,這個突擊速度已經算得上是奇蹟了。
關鍵就是,突擊部隊沿途幾乎沒有遇到抵抗。
即便遇到了小股巡邏的印軍,也會立即呼叫遠端炮火支援,而不是停下來跟印軍巡邏部隊交戰。
對付巡邏部隊,配備52倍身管的PLZ45G就足夠了。
天亮前,在錫亞爾科特方向上的巴軍發起了進攻,一次就投入了2個旅的兵力,其中一個還是裝甲旅。
那場面,絕對算是震撼。
幾十輛“哈立德”主戰坦克突然從巴軍防線上衝了出來,在步兵戰車與輪式裝甲車的掩護下發起衝鋒。
打到現在,這是巴軍的“哈立德”主戰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
對查謨南面防線上的印軍來說,這可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很簡單,在巴軍裝甲部隊發起進攻的時候,炮火打擊同時開始,防線上的印軍根本就來不及進入防禦陣地。
雖然在部分地段,印軍做了頑強抵抗,但是印軍的邊境防線很快就被突破了。
打到這個時候,印度當局才猛的回過神來,發現巴軍的目的是攻佔查謨,而不是掃蕩整個克什米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