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第六天,印軍的進攻明顯疲軟了許多。

當然,也不能這麼說,而是印軍開始為攻打拉合爾城區做準備,因此投入前線的進攻兵力有所減弱。

只是,印軍還在進攻,也必須進攻。

為啥?

如果印軍停止進攻,巴軍就會反撲,或者說是反擊,而印軍在後方的那些部隊,也就是為了攻打拉合爾開始集結的部隊必然受到威脅,進攻拉合爾的作戰行動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會迅速潰敗。

可以說,這個時候,能打也得打,不能打還得打。

對印軍來說,進攻是唯一的選擇。

當然,要想透過進攻打垮巴軍,幾乎是痴人說夢。

整個白天,印軍只在拉合爾北面推進了不到5公里,而且付出的代價比頭個晚上還要慘重。

在拉合爾古城方向上,至少有3個印軍的裝甲營被打殘。

當時,巴基斯坦陸軍發動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反擊,而且首次動用了裝甲部隊,不過不是充當主力。

在反擊開始的時候,巴基斯坦的一個裝甲營在正面冒充主力,吸引印軍注意力。

這個營,有大約30輛T80UD主戰坦克。

當然,在印軍眼裡,那就是絕對的主力。

為啥?

巴基斯坦陸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是“哈立德”,而最新銳的“哈立德2”的產量一直就沒有提起來,而且最初生產的幾批全都賣給了沙特等阿盟國家,巴基斯坦陸軍在去年才開始接受這種新銳坦克。

有多少呢?

也就裝備了3個裝甲營,總工不到200輛,而且集中使用的才100多輛。

其實,還有幾十輛在生產廠的車間裡面,沒有移交給作戰部隊,負責接受這些坦克的作戰部隊也沒有完成作戰訓練。

也就是說,在巴基斯坦陸軍充當主力的仍然是“哈立德”。

與“哈立德”相比,T80UD不算落後。

關鍵就是,在獲得了“哈立德2”的生產許可之後,巴基斯坦還順帶引進了相關彈藥的生產線,此後對所有的125毫米坦克炮進行了改進,使其全都能夠發射由華夏授權巴基斯坦生產的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

當然,這裡面就包括了T80UD。

此後,巴基斯坦還根據需要,從西方國家採購了一批光電裝置,用來對T80UD進行現代化改進。

大概是效果不大好,巴基斯坦最後把改進工作交給了一家華夏的企業。

其實,就是研製、生產與出售VT4的那家企業。

經過數次改進之後,這些從烏克蘭採購的T80UD已經脫胎換骨,至少在火力與火控上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當然,在防護上,T80UD最多也就跟“哈立德”相當,比不上“哈立德2”。

至於機動性,同樣比不上“哈立德2”。

只不過,跟印軍的T90S相比,經過了數次改裝的T80UD不但不算差,而且在火力與火控上明顯好得多。

使用華夏的第三代鎢合金穿甲彈,T80UD對T90S有壓倒性優勢。

幾十輛T80UD突然殺出來,那絕對不是吹的。

只是,這些坦克其實全都是誘餌,準確說是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