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度這樣的國家來說,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作戰體系。

為啥?

印度空軍的戰鬥機來自三個國家,有三種完全不同的體系,而且這三套體系根本就不可能整合到一起。

再看得深入一點,印度一直把軍購當成政治與外交籌碼,也就不可能把重點放在某一套體系上,自然不可能集中力量打造一套完整的作戰體系,獲得的不過是用一些先進玩意拼湊起來的樂高積木。

這種拼湊的方式,能夠搭建起摩天大廈嗎?

問題是,印度能夠搭建起一套完善的作戰系統嗎?

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在政治層面上,一直左右逢源,一直東搖西擺的印度根本就不可能辦到,而且印度當局也沒有這樣的魄力。

全部採購美國戰鬥機?

俄羅斯怎麼想?

全部採購俄羅斯戰鬥機?

法國怎麼想?

其實,出路只有一條,即建立起自己的完整工業體系,從基礎做起,然後一步一步的搭建自己的國防體系。

顯然,這就是華夏走的路。

印度呢?

從國家的體量來說,印度完全可以走這條路。

可惜,同樣辦不到。

為啥?

印度的政治體系決定了,任何一屆印度政府都得采取急功近利的發展戰略,以此獲得選民的好感,而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度永遠不可能把錢用到該用的地方,更別說花幾十年的時間來為國家打基礎。

用外界的話來說,一個連廁所都修不好的國家,哪有資格談工業化?

用幾十年搞建設,而且是看不到多少成效的建設?

顯然,在印度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可見,正是這種在基礎層面上的缺陷,讓印度空有龐大的體量,也讓印度空軍的那些先進戰鬥機全都成了樣子貨。

靠幾種先進武器就能打天下?

說實話,那樣的時代,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結束了。

現代戰爭,全是體系的戰爭,在體系作戰能力上擁有優勢的國家,哪怕沒有多少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往往能夠搶得先機,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並且擊敗比自己更強大的對手,取得最後的勝利。

印度軍人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嗎?

認識到了又能如何?

不管怎麼說,這場戰鬥已經證明,印度的強大隻是在表面上,而實際的戰爭實力連巴基斯坦都比不上。

當然,這場戰鬥也證明,一個弱小的國家,只要選對了方向,依然能夠建立起足夠強大的國防力量。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巴基斯坦近十年來國防建設成果的直接展示。

在這場戰鬥之後,不管是巴基斯坦軍人,政府官員,還是民眾,絕對不會有人懷疑在軍事建設上的正確性。

至於外界怎麼看待這場戰鬥,顯然不是巴基斯坦當局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