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到了冷戰時期,英國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多的是在北大西洋上,阻擊紅色帝國的強大艦隊,特別是水下艦隊,因此英國在本質上跟美國更加接近,即利用較為有利的地理位置來獲取最有利的戰略環境。

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國退出歐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冷戰期間,英國可以透過歐盟獲得歐洲大陸國家的市場,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在冷戰結束之後,特別是在難民危機爆發的時候,英國得到的就不是好處,而是眾多拿著其他歐盟國家簽證的難民。

那麼,英國需要難民嗎?

從國家發展來看,法國與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在接受難民的時候,最初考慮的其實都是本國的勞動力缺口。

英國呢?

顯然不存在這個問題。

為啥?

跟法德等歐洲大陸國家相比,英國的人口結構其實要好得多,而且英國原本就是全球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國。

也就是說,英國可以透過從前殖民地國家,也就是所謂的英聯邦國家吸收移民。

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等國的移民,在很大的程度上,讓英國保持了較為理想的人口結構。

顯然,英國並不需要吸收難民來補上本國的勞動力缺口。

其實,在難民問題上的分歧,正是很多英國人在表決的時候支援脫歐的關鍵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

當然,英國可以一走了之,法國與德國呢?

有趣的是,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國內的左派勢力反而獲得了更多的支援,似乎大部分法國人都被理想主義情懷所控制,認為英國脫歐是卑鄙無恥的行為,那麼高尚的法國人就應該背道而馳。

當然,不止是法國,還有德國。

就在英國脫歐之後,法國與德國的左翼政黨先後在大選中獲勝,而試圖改變現有局面的右翼政黨全部落敗。

雖然在大選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德國的左翼政黨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法國也出現了全國性的抗議活動,但是這沒能從根本上改變法德兩國的政治傾向,更談不上糾正越走越偏的移民政策了。

接下來的幾年,幾乎改變了一切。

為啥?

按照民間機構統計,在此之後的幾年內,法國至少接受了500萬難民,此外還有大約相同數量的非法移民。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911之後的十多年裡,法國接受的難民總共都沒有500萬,而且非法移民的數量得到了嚴格限制。

可見,就是這幾年,幾乎徹底改變了法國的人口結構。

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積重難返,尾大不掉。

雖然法國的移民問題,或者說民族結構上的問題遲早都會爆發,畢竟***的生育意願遠遠超過傳統法國人,但是在英國脫歐之後,如果法國能夠及時糾正移民政策,至少不會這麼快就爆發。

用傳統法國人的話來說,現在的法國,需要的不是改革,是革命,一場大革命那樣的全國革命。

幹嘛?

讓法國重新成為法國人的法國,成為一個純正的歐洲國家,讓整個歐洲重新成為歐洲人的歐洲。

如果政治家不願意採取行動,那麼就只能由民眾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