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連犯錯誤,結果可想而知。

隨著距離逼近,印軍才發現,那不是jf17,而是一種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戰鬥機,隨後判斷為jf20。

只是,印軍依然沒有選擇撤退。

12架jf20就很了不起嗎?

顯然,印度空軍並不這麼認為。

要知道,u30ki是南亞唯一的重型戰鬥機,也是最強大的戰鬥機,空戰效能絕不在其他戰鬥機之下。

在印軍自行組織的對抗中,u30ki憑藉強大的機動效能,戰勝過f35ai。

距離縮短到大約200千米的時候,u30ki的雷達總算能夠探測到那些巴基斯坦戰鬥機了。

隨後,24架u30ki啟動雷達,開始為攻擊做準備。

當然,離發射導彈還早得很。

很簡單,在探測到目標之後,還要鎖定目標,然後等到進入導彈的射程,才能發射導彈進行攻擊。

在對付r值不到1平方米的目標時,u30ki的鎖定距離絕對不會超過100千米。

很快,駕駛u30ki的印度飛行員就發現,他們已經被巴基斯坦戰鬥機鎖定了,而此時雙方的距離在150千米以上。

只是,印度飛行員沒有轉向規避。

為什麼?

雖然有足夠多的情報表明,jf20配備華夏提供的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對u30ki的探測距離超過了250千米,鎖定距離在150千米以上,但是沒有任何情報表明,jf20擁有射程超過150千米的空對空導彈。

當然,確實有這種遠端空對空導彈,華夏空軍就有不少。

問題是,華夏並沒有把這種導彈賣給巴基斯坦。

此外,遠端空對空導彈的體積太大,重量太大,一般用來攻擊預警機、電子戰機之類的高價值目標。

收到機動效能限制,遠端空對空導彈對付戰鬥機的價值並不大。

理論上,在動力射程之外,也就是彈道末端,遠端空對空導彈的最大過載不到20g,而攻擊戰鬥機之類的目標,至少需要30g的最大過載,因此就算被遠端空對空導彈攻擊,戰鬥機也能擺脫。

很快,距離縮短到了120千米。

24架u30ki陸續讓雷達轉為持續跟蹤,也就是鎖定模式,為發射導彈做準備。

在前幾年,印度空軍想方設法,從俄羅斯引進了一批r77d型空對空導彈,全部用在了u30ki上。

這種導彈,理論上的最大射程為120千米。

當然,在迎頭攻擊的時候,實際有效射程最多80千米。

只是,在中程空對空導彈中,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為什麼?

動力射程達到80千米的空對空導彈,其實並不多,全世界也就三種,美國的ai120d與歐洲的“流星”,以及俄羅斯的r77d。

除了“流星”採用重陽發動機之外,另外兩種採用的都是雙推力火箭發動機。

至於華夏的d10,因為採用的是單推力火箭發動機,所以動力射程最多60千米,還沒有達到80千米。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飛行員一般會在動力射程內發射導彈。

如果在動力射程外發射導彈,敵機只需要轉向就能避開射來的導彈。

那些jf20的機動效能非常不錯,也十分敏捷,因此在遭到導彈攻擊之後,肯定會立即轉向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