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日本一直在幫助印度搞建設,而且現在的問題不是日本人不夠賣力,而是印度人沒有足夠的誠意。”

“什麼?”

“說得更直接一點,印度人自己都沒有想明白,日本人能有什麼作為?對現在的印度來說,一場慘敗,或許不是壞事,至少能夠讓印度的精英階層清醒過來,認識到與我們,與巴基斯坦的差距。也只有在此之後,印度才會致力於發展,才會調整國家的戰略中心,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

“問題是,日本得有那個能力。”

“日本確實不夠強大,但是對日本來說,需要的同樣不是一個強大的印度,而是一個能夠牽制我們的印度。別忘了,日本的野心也是稱霸亞洲,而印度不過是用來對付我們的一塊板磚。以日本的能力,未必能夠幫助印度快速發展,但是至少能夠讓印度實現工業化,哪怕需要的時間更多。”

王棟長出可口氣,沒有反駁這個觀點。

“可見,只要印度還在,那麼在這場戰爭之後,就會成為一個天大的麻煩。可惜,我們對此卻是無能為力,因為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最多也就保住巴基斯坦不敗,最多也就是讓南亞恢復到原來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南亞並非我們的戰略重點,所以不管怎麼搞,我們都只能儘量爭取和平解決紛爭。”

“照你這麼說,是日本人在搞事情?”

“日本只是排頭兵,而在日本後面,還有美國,乃至眾多的歐洲國家,特別是印度的前宗主國。”

“英國?”

雲龍點了點頭,說道:“在脫歐之後,英國致力於恢復國際影響力,哪怕在各個方面都要依靠美國。在離開了歐洲之後,英國要想維持現在的地位,準確說是維持發達國家的身份與地位,確保民眾能夠繼續過上富足的生活,就必須在國際社會上有所作為,就必須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也正是如此,英國才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建造了兩艘航母,並且維持了兩支航母戰鬥群。此外,在中東問題上,英國也比其他歐洲國家更加積極。如果能夠恢復在印度的影響力,哪怕只是藉助印度的發展,在印度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對英國來說都有莫大的好處。”

“這麼說的,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

“確實,而且提前了好幾年。”雲龍勉強笑了笑,又說道,“就算沒有在現在爆發,等到幾年之後,在巴基斯坦建立起了完善的工業體系之後,戰爭同樣會爆發,畢竟南亞次大陸上只容得下一個大國。”

“要我們做什麼?”

“儘量幫助巴基斯坦渡過戰爭初期的難關。”

王棟微微一愣,明顯沒有搞明白雲龍的意思。

“兩年時間,不足以讓巴基斯坦的軍事力量完全恢復。別忘了,伊拉克內戰,巴基斯坦幾乎賣掉了全部家當。雖然在表面上,巴基斯坦軍隊依然足夠強大,但是打起來,還真不好說。就我所知,巴基斯坦庫存的彈藥最多能堅持一週,而且很多部隊都沒有獲得必須的主戰裝備。”

“這……”

“我已經聯絡了高俊,讓他儘快對生產工作做出調整,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讓產能達到極限。此外,我們能做的,也就是為巴基斯坦提供訓練方面的支援。所幸的是,巴基斯坦軍隊比沙特等阿盟國家的軍隊好得多,官兵素質也要高得多。只要戰術得當,再差勁,也能堅持幾個月。”

王棟嘆了口氣,或許這是唯一的好事,即巴基斯坦軍隊一向能征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