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說?

拿沙特與伊朗來說,一種作戰半徑高達1500千米,能夠攜帶數噸精確彈藥,對敵方戰略目標發起突然打擊的重型戰鬥機,難道不是戰略武器?

要知道,不管沙特,還是伊朗,都沒有幾千千米的戰略縱深,其國土全境都處於對方重型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內。

如果只是三代機,那還好說。

畢竟三代機沒有隱身能力,因此在現代化的防空系統面前很難生存下來,也就很難用來執行戰略打擊任務。

四代機呢?

憑藉強大的隱身能力,四代機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敵國的戰略設施,甚至直接打垮敵國的防空系統。

可見,第四代重型戰鬥機就是戰略武器。

要是沙特獲得了幾十架J20或者F22A,保不準會對伊朗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摧毀伊朗的國防力量。

同樣的,如果伊朗有了這些戰鬥機,同樣有可能對沙特發動突然打擊。

正是如此,美國與華夏才限制了第四代重型戰鬥機的對外銷售。

當然,只要美國打破這個規矩,華夏就能名正言順的出口J20,也必須透過出口J20來抵消掉F22A對國際局勢產生的影響。

那麼,問題出來了。

這就是,如何才能讓美國出口F22A?

顯然,這就是JF30在這個時候面世的根本原因。

雖然JF30針對的是F35A,而且以強調製空能力為主,屬於制空戰鬥機,多用途效能不是很明顯,至少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宣傳是多用途戰鬥機,但是為了壓制JF30,美國就只能拿起F22A。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沙特獲得了足夠多的JF30,會不會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要知道,以色列在中東的霸權,主要依靠的就是強大的空中力量。

雖然JF30不是多用途戰鬥機,但是以色列也沒有太強大的防空系統,其國土防空靠的就是戰鬥機。

在JF30面前,以色列的F35A根本佔不到便宜。

在空中打不過,以色列還能保住制空權嗎?

沒有制空權,以色列拿什麼來守衛本土呢?

那麼,也就需要向以色列提供一種比F35A更好的戰鬥機,也就是F22A。

既然賣給了以色列,為什麼不能賣給日本與韓國?

當然,日本同樣需要F22A,甚至更加迫切,因為日本面對是擁有J20的華夏,F35A顯然不是J20的對手。

只不過,美國在日本有駐軍,還能用自己的F22A來支撐日本的本土防空。

可以說,等到JF30大批次出貨,美國就來不及了,也就必須趕在JF30量產之前,重新生產F22A,並且解除出口禁令。

顯然,華夏必然會同步解除對J20的出口禁令。

到時候,在國際市場上跟F22A競爭的不是JF30,而是出口版的J20。

至於JF30,可以成為中小國家的主力戰鬥機,也可以成為地區強國的抵擋戰鬥機,與J20構成完整的產品線。

到此,華夏就成了除美國之外,唯一能夠提供完整空中力量的國家。

那時,誰還記得俄羅斯,記得法國,記得歐洲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