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巴基斯坦一直在積極謀求跟華夏合作,以聯合研製的方式,加入FC31專案。

只是,前面已經提到,在最初的時候,華夏並不是很熱心,或者說FC31的研製團隊對出口不是很熱情。

至於說到聯合研製,同樣存在問題。

什麼問題?

巴基斯坦能提供多少研製經費?

要知道,聯合研製,必然存在技術轉讓,因此在討論的時候,首先需要考慮到就是各方的出資情況。

說白了,就是根據出資情況來決定參與的程度,以及最終能得到多大限度的技術轉讓。

出的錢不夠多,那麼得到的技術就肯定不會太多。

顯然,巴基斯坦拿不出多少錢來。

只不過,在巴基斯坦的友好國家中,土豪還真不少。

早在伊拉克內戰爆發之前,沙特等阿盟國家就對FC31專案表現出了濃烈興趣,而且都希望透過巴基斯坦成為研製方。

簡單的說,就是出錢來完成FC31,在研製出來之後獲得技術轉讓。

只是,在之前的幾年裡,進展並不是很順利。

到伊拉克內戰宣告結束之後,沙特等國的熱情反而降低了不少。

為什麼?

缺錢。

打了這麼大一場戰爭,而且急需採購那麼多的主戰裝備來補充損失,即便是土豪國家也沒有多餘的資金來搞研製。

如果FC31是現成貨,那麼沙特肯定會採購幾十架。

問題是,當時的FC31依然只有兩架原型機,別說形成戰鬥力,能夠在什麼時候完成基礎設計都是個問題。

顯然,要讓沙特砸幾十億美元進來,然後等上個十年八年,肯定很不現實。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殺出了一個程咬金。

不是美國答應向沙特出售F35A,而是來自華夏的另外一種第四代戰鬥機,而且針對的就是出口市場。

什麼戰鬥機?

J30。

當時公開的代號為JF30。

這是什麼戰鬥機?

來自生產J10與J20的航空研製與生產企業,在J20的基礎上進行縮小設計的一種中型戰鬥機。

簡單的說,其實就是J20的單發版。

JF30的出現,立即引起了巴基斯坦的極大興趣。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JF17就是跟該企業聯合研製的,而且由J10發展來的JF20已經成功開啟了國際市場。

更重要的是,該企業的J20是華夏唯一的重型四代機。

雖然是單發版的中型機,但是源自J20的基因,加上該企業一向良好的口碑,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結果呢?

巴基斯坦立即結束了與另外一家華夏企業的談判,不再關注FC31,開始就聯合研製與生產JF30展開接觸。

其實,JF30本身就是按照出口開發的。

“JF”這個編號,其實就是針對巴基斯坦的出口型戰鬥機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