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H&K公司堅持沿用G11無殼彈步槍的技術成果,也就是想借OIC專案為G11還魂。

為此,H&K公司堅持採用4.7毫米口徑的彈頭。

其實,藍隊拿來競標的槍彈就是4.7毫米無殼彈的改進型,即增加了提高彈藥穩定性的塑膠彈殼。

按照H&K公司的規劃,無殼彈才是最終的結果。

為此,在新式步槍的設計上,H&K公司做了大量保留,以便在將來透過改造發射無殼彈。

在彈藥技術的發展方向上,美軍與H&K公司不謀而合。

分歧,主要是口徑。

小口徑槍彈,最突出的優勢是初速,即透過更高的初速,獲得更好的效能,而最大的劣勢是質量。

按照美軍做的測試,口徑得超過6毫米,才能賦予彈頭足夠的質量。

為此,美軍一直在跟H&K公司合作,希望H&K公司能按照美軍提出的需求設計一種口徑稍微大一點的埋頭彈。

至於4.7毫米埋頭彈,美軍認為更適合用於PD之類的防衛武器。

以H&K公司的實力,研製一種6毫米埋頭彈沒有任何難度。

問題只有一個,誰出這筆錢?

研製一種全新槍彈,至少需要數千萬美元。

在D&F公司出來攪局之前,H&K公司一直在跟美軍談判,五角大樓在原則上答應提供研製經費。

當然,主要就是出多少錢。

那麼,美軍在這個時候宣佈D&F公司的6毫米槍彈更優秀,是不是為了向H&K公司施壓?

果真如此,D&F公司在OIC專案中勝出的機率就為零。

很簡單,D&F公司提交的只是測試用槍彈,而H&K公司在感受到威脅之後,很快就能按照美軍的要求設計出一種口徑更大的埋頭彈,用來參與第二輪測試,最終贏得五角大樓的訂單。

其實,根本到不了那一天。

在D&F公司把6毫米埋頭彈送去測試之後,就已經成了H&K公司的死敵,而H&K公司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對付D&F公司,讓D&F公司出局,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挖出D&F公司的背景。

此事關係到北約集團未來幾十年的標準槍彈,肯定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

在此期間,王棟去了一趟沙特。

槍械生產廠已經建成,生產線正在除錯,幾個月之後就將取代愛丁堡的工廠,為沙特生產DF762系列槍械。

彈藥廠也已開始建造,只是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建成投產。

沙特當局一直在採購DF762,大部分用來裝備沙特陸軍,少數援助給了巴基斯坦等友好國家。

此外,沙特皇家兵工廠成立一個專案小組,設計開發DF762的變型槍。

關鍵就是,沙特皇家兵工廠成了DF762系列槍械的經銷商,開始向阿聯酋、阿曼與科威特等海灣國家推銷。

有沙特陸軍做榜樣,也是給沙特王室面子,幾個海灣國家各採購了一批DF762槍械。

D&F沙特公司已經初具規模,至少已經具備獨立經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