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猛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納尼傑爾提供的基礎資訊,尼古拉斯沒花多少功夫就搞清楚了賈尼尼的背景。
三十多年前的1984年,年僅16歲的賈尼尼就穿上了軍裝,隨同成千上萬的同齡人奔赴戰場。
四年後,當兩伊戰爭結束的時候,賈尼尼已經是准尉軍官,還獲得了四枚勳章。
只不過,他在薩達姆政權下的仕途也到頭了。
很簡單,他是什葉派。
海灣戰爭爆發的時候,賈尼尼所在部隊駐守北部石油重鎮基爾庫克,沒有參與入侵科威特的作戰行動。
其實,在整場戰爭中,賈尼尼所在部隊都沒挪窩。
雖然在盟軍發動地面進攻之後,薩達姆下了一道命令,讓北部地區的幾支部隊南下保衛首都巴格達,其中就有賈尼尼所在部隊,但是沒等到這些部隊開動,海灣戰爭就以伊拉克戰敗宣告結束。
在轟炸幾十天后,盟軍地面部隊用一百個小時就殲滅了伊拉克的重兵集團!
此後十多年,賈尼尼所在部隊一直在伊拉克北部活動,主要任務就是鎮壓獨立情緒日益高漲的庫爾德人。
直到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也就是伊拉克戰爭爆發。
不到一個月,曾經不可一世的薩達姆政權就被美英聯軍推翻,伊拉克全境淪陷,薩達姆都沒能逃脫。
戰爭爆發後,賈尼尼就離開所在部隊,回到了家鄉。
其實,這也是絕大部分伊拉克軍人的選擇。
薩達姆政權都被推翻了,留下來幹嘛?
只是,短短几個月之後,賈尼尼就再次穿上了軍裝,成為剛剛組建的伊拉克安全部隊的基層軍官。
這次,什葉派身份幫了大忙。
在攻打費盧傑的戰鬥中,賈尼尼表現突出,而且運氣也不錯,在一次戰鬥中救助了兩名受傷的美國兵。
此後,賈尼尼官運亨通,軍銜也一路高升。
到伊拉克國防軍發動收復摩蘇爾的作戰行動時,賈尼尼已經是“聖地雄師”旅的上校旅長。
在收復摩蘇爾的戰鬥中,“聖地雄師”旅沒有獲得展示實力的機會。
只是,在隨後的清剿行動中,“聖地雄師”旅擔起重任,不但率先殺到泰勒阿菲爾,還在戰鬥中消滅了上千名極端份子。
根據非官方新聞,“聖地雄師”旅甚至在蘇邁勒跟越境的土耳其軍隊幹了一仗。
可見,現今52歲的賈尼尼少將是一個作風強硬的軍人,不但擅長打硬仗,還有敏銳的政治眼光。
單純以指揮軍隊作戰的能力而言,賈尼尼跟卡里姆有得一拼。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卡里姆手下的眾多高階軍官中,賈尼尼是最能打硬仗,也最敢打硬仗的一個。
顯然,這正是卡里姆讓他率軍攻打納西里耶的關鍵所在。
塞馬沃只是預熱,納西里耶才是決勝之地。
因為無論如何都無法繞過納西里耶,所以就算叛軍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也只能強攻納西里耶。
換成其他人,未必有強攻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