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導彈發威(第2/2頁)
章節報錯
別忘了,俄羅斯早就出兵敘利亞,而沙特一直在暗中支援敘利亞的反政府武裝。
雖然華夏與敘利亞內戰無關,但是與俄羅斯的關係擺在那,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導彈摧毀俄羅斯的坦克。
結果就是,華夏只答應出售沙特看不起的“低配版”。
在經過多次艱苦的談判之後,直到兩年前,也就是王棟到沙特開廠,準備向沙特出售新式槍械的時候,華夏當局才鬆口,而且只是變相答應出售HJ12,即與巴基斯坦合作,由巴基斯坦代理銷售HJ12的外貿型。
當然,也就有了“RA12”這個代號。
至於字尾的“ER”,那是“增程型”的含義,即射程由2000米提高到了4000米。
雖然由巴基斯坦銷售,但是出售給沙特的RA12ER全都在華夏生產,主要效能與華夏自用的HJ12沒有區別。
按照合同,沙特用22億美元購買1000套發射裝置與10000枚導彈。
顯然,這個價格一點都不便宜。
為了儘快拿到導彈,沙特已經支付了10億美元。
到伊拉克內戰爆發的時候,沙特獲得了大約300套發射裝置與3000枚導彈,只是已經用掉了一大半。
別忘了,由沙特牽頭的阿盟聯軍一直在葉門戰鬥。
因為合同中明確規定,這些導彈只能由沙特軍隊使用,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得提供給第三方,所以RA12ER全部用來裝備在葉門作戰的沙特軍隊,替換“霍特”與“米蘭”等導彈。
其實,沙特獲得的RA12ER,大部分配備的是主要用來對付堅固工事的高爆戰鬥部。
很簡單,葉門胡塞武裝沒有裝甲武器,需要用反坦克導彈對付的主要是牢固工事,比如機槍堡壘。
當然,也有少數導彈配備的是串聯破甲戰鬥部。
王棟他們帶來的,就是這種導彈。
協助伊拉克政府軍守衛納西里耶,要對付的是叛軍的坦克與戰車,而且處於進攻位置的叛軍沒時間修築工事。
RA12ER很先進,不過並非完美無瑕。
要說有什麼缺點,那就是速度。
因為是單兵反坦克導彈,為了控制系統重量,保證有足夠的威力,還要配備先進的制導裝置,射程也不能短,所以無法配備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導彈的飛行速度自然快不到哪裡去。
飛行兩千多米,差不多需要10秒鐘。
所幸的是,RA12ER採用了紅外成像制導導引頭,具備自主攻擊能力,即在射手鎖定了目標之後,導彈就能自動飛向目標,不需要射手控制,因此射手在發射導彈之後就能立即轉移。
此外,在對付坦克之類的重灌甲目標時,RA12ER採用的是攻頂模式。
導彈發射之後,首先爬升到高空,靠近目標之後再俯衝發起攻擊,打擊的是坦克的頂部裝甲。
沒有一種坦克的頂部裝甲能夠扛住反坦克導彈的直接攻擊。
不是RA12ER的威力不夠,其串聯破甲戰鬥部能打穿厚達1.2米的鋼板,也就能從正面擊毀當今所有坦克。
採用攻頂模式,更多的是為了避開坦克的主動攔截系統。
當然,對付叛軍的M1A1完全沒必要,因為這些由美國提供的主戰坦克沒有主動攔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