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糟糕的第一印象(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英語是印度的通用語,但是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而且印度各個少數民族邦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在偏遠地區還有很多非官方語言,因此在印度活動的情報人員必須掌握多種語言。
其實,太多的語言是印度最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
在教育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在獨立建國後,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普及基礎教育,雖然投入的經費不算多,但是持續了幾十年,總投入也不算少,而印度至今沒有掃除文盲,仍然有半數以上的國民沒有掌握基本的讀寫能力,語言太多就是主要原因。
簡單的說,在印度的學校裡,至少要開設兩門語言課程,即英語與印地語。
在少數民族邦,得增加一門,即該邦的官方語言。
在只有幾年的義務教育期間,花太多的時間學習語言,其他課程肯定受到影響,教學質量肯定會降低。
其實,很多印度的學生並沒有在義務教育階段學到多少東西。
受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很多印度人在十四歲之後就得參與勞動,也就無法接受更多的教育。
當然,這些都扯遠了。
來到新德里,王棟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非常糟糕,即便是五星級酒店,也顯得極為陳舊破敗。
飲食上,王棟也不太習慣。
很簡單,太辣了。
王棟不是不能吃辣,而是印度的那種辣跟他熟悉的那種辣不太一樣,印度的辣偏向於苦辣,而不是香辣。
所幸的是,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也是印度面向全球的門戶。
當天晚上,在酒店經理的幫助下,王棟他們去使館區找到了一家中餐館,吃了一頓不算正宗,不過勉強過得去的晚餐。
大概是很失望,沒有人提到旅遊的事,連王棟都沒那個心情。
其實,天氣也是關鍵因素。
已經到了盛夏,除了炎熱,還有潮溼。
用羅清的話來說,除了呆在有空調的房間裡面,哪裡都不想去,特別是遊客眾多的旅遊景點。
還好,大家都知道來印度不是旅遊,而是幹正事。
次日一早,王棟就隨瑟琳娜去了印度國防部的採辦處,同行的還有羅清、趙凰、鐵虎與高峻。
當然,只有瑟琳娜與高峻用的D&F公司的身份,其他都是隨行人員。
在瑟琳娜交上了競標書之後,採辦處的官員就讓她留下聯絡電話,回去等訊息,沒再多說一句廢話。
至於要等到什麼時候,也就是何時才有訊息,採辦處的官員是一問三不知。
王棟有點惱火,不過也只能忍著。
當然,王棟也沒坐等。
來新德里之前,王棟聯絡了穆沙拉夫,讓他回伊斯蘭堡一趟,看看能不能從三軍情報局獲得一些支援。
如果王棟打算在印度搞點事情,需要找的不是軍情局,而是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
從某種意義上講,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比印度人還要了解印度,畢竟印度是巴基斯坦的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