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技術難關(第2/2頁)
章節報錯
“什麼意思?”王棟皺起了眉頭。
“雖然6.6毫米槍彈與8.8毫米槍彈的效能都很不錯,但是本質上依然是傳統彈藥,並沒有突破傳統彈藥的瓶頸。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彈藥,比如.30馬格魯姆彈,都是透過增加裝藥來提高威力。跟Textron公司的埋頭彈沒任何可比性,所以就算能夠跟BAE系統公司合作,也肯定會輸給H&K公司。”
“我們的目的不是拿下OIC的合同,更不是為北約制訂新的彈藥標準。”
“BAE系統公司呢?”
王棟的眉頭跳了幾下,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無法贏得OIC的合同,無法成為第三代北約標準口徑的制定者,BAE系統公司就不會跟我們合作。”
“你提了出來,有解決辦法嗎?”
“唯一的辦法,其實就是研製埋頭彈,而且比Textron公司的更好。”
“你能研製出更好的埋頭彈?”
趙禹搖了搖頭,說道:“我是槍械專家,對發射藥最多算得上了解,靠我的話,顯然不可能。”
王棟看著趙禹,沒有吭聲。
趙禹提出了這個問題,自然有解決辦法。
“你先看看著個。”趙禹沒有多做解釋,取出手機,開啟一個加密檔案之後,遞給了王棟。
是一份技術資料,準確的說是幾張照片,有很多地方被塗成了黑色。
“這是……”
“二元發射藥與層疊噴塗裝填工藝,只是不夠完全,應該還有一種新式點火裝置,也許是分段激發底火。”
“從哪搞來的?”
“國內。”
王棟微微一愣,朝趙禹看了過去。
“之前在局裡,我經常跟國內的軍火廠打交道,跟一些科研所也有往來,我是託關係搞到這些資料的。”
“這是科研專案,還是已經研製出來了?”
“二元發射藥與層疊噴塗裝填工藝已經在‘新保’集團進行試生產,大規模量產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
王棟長出口氣,神色也黯淡了下來。
“新保”集團是華夏規模最大的彈藥生產企業,而且主要生產槍械子彈,由國家百分之百控股。
“如果能夠拿到二元發射藥的生產技術,以及層疊噴塗裝填工藝,我有把握設計出效能更好的埋頭彈。”
“沒有別的辦法了?”
趙禹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要是還有別的辦法,他也不會提到“新保”集團。
“讓我考慮考慮。”王棟揉了揉額頭,說道,“你先去忙吧,等我考慮清楚了,我們再做商量。”
趙禹沒有為難王棟,因為此事確實需要考慮清楚。
很簡單,D&F公司在愛丁堡註冊成立,法人代表是瑟琳娜,而“新保”集團是華夏軍火巨頭。
按照瓦森納協定,D&F公司要想跟“新保”集團合作,必須獲得英國政府批准。
顯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在過去近三十年裡,英國政府就沒有批准一份跟華夏有關的軍事專案,更別說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
別說D&F公司,哪怕是BAE系統公司出面,也未必能讓英國政府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