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微微點了點頭,沉思了一陣,才說道:“毫無疑問,已經開發出來的6.6毫米槍彈與正在研製的另外兩種槍彈是我們手裡的王牌,關鍵時刻才用得上。在此之前,我們首先得搞清楚BAE系統公司的立場,是否存在跟我們合作的意願。其次,我們最大的優勢不是資金,而是技術。如果我沒記錯,美國一直在研製埋頭彈,LAST機槍已經交給特種部隊進行實戰測試。”

“負責開發埋頭彈與無殼彈的Textron公司是H&K公司的合作伙伴,而且H&K公司參與了LAST機槍的設計工作。不出所料的話,H&K公司會在第一時間把埋頭彈用到OIC專案上。只不過,Textron公司的研製進度不是很順利,關鍵是發射藥,至今沒有解決在小口徑槍彈上應用的技術難題。當然,這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不但需要新的發射藥,還需要全新的裝填工藝。美國軍方遲遲沒有讓OIC結項,很有可能就是在等Textron公司完成埋頭彈的研製工作。”

“必須採用埋頭彈?”羅清問了一句。

“除非在基礎科學領域有革命性突破,不然在短期之內,埋頭彈與無殼彈是提高槍械效能的不二選擇。因為無殼彈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更多,所以埋頭彈是主要發展方向,至少是當前主流方向。”

羅清仍然不大明白的看著趙禹。

“簡單的說,在相同口徑的情況下,埋頭彈不但比傳統槍彈更輕、尺寸更小,而且效能更好。拿槍口初速來說,同等重量的情況下,埋頭彈比傳統槍彈高出四成,傾徹力至少提高三成。”

“你開始提到,我們也在研製埋頭彈?”王棟轉移了話題。

趙禹點了點頭,說道:“去年,在你們去沙特之前,我就在著手研製埋頭彈,只是進展不太順利。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埋頭彈的關鍵是發射藥,而我們現在掌握的技術,顯然遠遠不夠。”

“需要什麼?”

趙禹愣了一下,顯得有點驚訝。

“你是CTO,技術上的事情由你做主。如果埋頭彈這麼重要,我們就得拿下,趕在其他企業之前實現量產與應用。”

“技術急不來,得一步一步的走。”趙禹長出口氣,說道,“我的意見是,首先研製通用槍彈,補上我們的短板,畢竟沙特國防部的招標書裡也明確提到,需要一種與小口徑步槍子彈搭配使用的通用槍彈。此外,要研製埋頭彈的話,我們現在的設施與人手遠遠不夠,至少需要成立一個研發中心,招募更多的研究人員,特別是發射藥方面的專家,還需要購買一些裝置。”

“都聽你的,需要資金就去找高峻。”

“由我負責?”

“當然,你是CTO,不由你負責,難道讓我親自上陣?”

趙禹有點無語,不過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瑟琳娜,與BAE系統公司接觸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沒問題吧?”

“沒問題,我知道該怎麼做。”

“那麼,今天就到此吧。在取得進展之後,我們再商量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