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兩萬發肯定不夠用。

為此,趙禹只能退而求其次,設計了另外一種槍彈,即“全硬芯彈”。

與“硬芯露尖彈”相比,“全硬芯彈”就是取消了填充的鉛,全覆蓋銅披甲更厚,還增大了鎢芯尺寸。

為了確保彈道一致,“全硬芯彈”的彈頭質量與“硬芯露尖彈”完全相同。

因為鎢芯更大,所以“全硬芯彈”的穿甲能力反而不如“硬芯露尖彈”,只是彈道更加穩定。

至於殺傷力,其實也不如“硬芯露尖彈”,不過對付人員肯定足夠了。

也正是如此,專門為狙擊步槍開發的高精度槍彈都是“全硬芯彈”。

此外,用在機槍上的也是“全硬芯彈”,只不過是強裝藥型,裝藥量有所增加,提高了槍口初速。

雖然“全硬芯彈”的價格也不低,主要是鎢芯的加工難度太大,但是生產效率,也就是良品率提高了很多。

“全硬芯彈”有三個子型號,即普通型,強裝藥型與高精度型。

另外九萬發,全是“全硬芯彈”,五萬發是普通型,四萬發是強裝藥型,高精度型不到一千發。

其實,趙禹提供的狙擊步槍都是“狙擊支援步槍”,即全自動步槍。

在任何時候,這些DF762NZ都能全自動射擊,只在充當狙擊步槍使用的時候,才把快慢機調為半自動。

當然,DF762N步槍型,以及DF762NM機槍型也能使用高精度槍彈。

此外,只要對槍機做一個很小的調整,也就是解除槍機上的彈匣鎖定裝置,DF762N就能用彈鏈供彈。

相反,DF762N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彈匣供彈。

做到高度通用,其實是DF762槍族的最大特點,此後還是最大的賣點。

要說有什麼問題,主要還是在專用部件上,即DF762NZ為高精度槍管,DF762NM使用的是加重槍管。

所幸,更換槍管是最簡單不過的了。

隨後,王棟與羅清又測試了“全硬芯彈”,也非常滿意。

嚴格說來,“全硬芯彈”的外彈道效能還要好一些,更適合遠射,即更適合狙擊步槍與機槍使用。

按照趙禹做的測試,“全硬芯彈”在六百米外的撒佈範圍比“硬芯露尖彈”小一半。

主要就是,“全硬芯彈”彈頭的更加勻稱,質量分佈更合理,因此在飛行中產生的擾動更小。

十萬發槍彈足夠用,也就能讓所有人員練練手。

就算按特種部隊的標準,每人攜帶五百發槍彈,總共也就一萬五千發,提高一倍也才三萬發,加上補給的兩個基數才六萬發。

多出的四萬發槍彈,就是拿給王棟他們練手的。

主要就是找到感覺,至於標尺等,在槍械與配套的瞄準具上已經標明。

王棟與羅清沒有花多少時間,打了幾百發子彈之後,他們離開了靶場。

法赫德國王軍事城有十幾個靶場,五家公司的人員分開駐紮,也就用不著去同一個靶場試槍。

其實,需要試槍的也只有D&F公司的隊伍。

其他四家公司使用的都是現有槍械,哪怕做了點改動,也不是很大,內外彈道特性沒什麼特別之處。

隨後幾天裡,王棟他們一直在靶場上訓練。

時間寶貴,沒有人願意浪費,不止是身在法赫德國王軍事城的行動人員,還有遠在蘇格蘭的趙禹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