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人有這樣的能力,即控制殺手組織的“莎士比亞”。

至於“莎士比亞”為什麼要公然對付斯特拉奇,其實跟斯特拉奇正在做的事情,也就是面前的這兩個人有關。

喬萬尼是義大利人,伯萊塔公司的董事長。

桑特羅是西班牙人,阿斯特拉公司的總裁。

兩人來找斯特拉奇,是希望獲得斯特拉奇支援,利用斯特拉奇提供的資金對抗德國集團控股公司。

斯特拉奇肯見他們,是想借他們進軍歐洲,控制歐洲的軍火企業。

歐洲是“莎士比亞”的地盤,而“莎士比亞”顯然不會容許擁有上百億身家的斯特拉奇胡作非為。

問題是,“莎士比亞”不知道此舉的後果嗎?

斯特拉奇也是“軍火託斯拉”成員,跟“達芬奇”的關係非同一般,“莎士比亞”膽子再大,也不會公然對付斯特拉奇。

除非,得到“達芬奇”默許。

那麼,“達芬奇”為什麼要默許“莎士比亞”對付“馮特”?

毫無疑問,“莎士比亞”肯定掌握了確鑿證據,讓“達芬奇”無從辯解,只能放棄“馮特”。

那麼,“莎士比亞”掌握了什麼證據?

跟喬萬尼與桑特羅合作的事情,八字還沒有一撇,更別說書面協議。

就算斯特拉奇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莎士比亞”也不可能因此把他趕盡殺絕,至少無法獲得“達芬奇”的默許。

要知道,有野心的不止是斯特拉奇。

顯然,“莎士比亞”掌握的不是證據,而是情報,而且是非常確切的情報。

走漏訊息的,肯定是某個知情者。

是喬萬尼,還是桑特羅?

斯特拉奇朝兩人看了過去,面色陰晴不定。

其實,又什麼好猜的呢?

“今天就到此為止,我們改日再談。等下,我派人送你們出去。”

“不用麻煩,我們……”

喬萬尼還沒把話說完,斯特拉奇就拔出了羅伯特的佩槍。

“斯特拉奇……”

“砰——”

近在咫尺,子彈準確命中喬萬尼的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