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是十三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有才認為自己沒錯。
但世上的事情豈能都會分出對錯?
人情世故,和一些潛在的規則都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判斷,這些也就是一些人所推崇的情商。
李有才並不笨,他的情商也能讓他可以混的很如意,但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若是在人與人的糾纏之中耽擱的多了,他怕自己的劍在也無法鋒利。
劉忙不這麼認為,為了這次比武他已經付出了很多,無論是娶妻,還是要請自己的朋友觀戰。
況且他也不可能敗,拿到了劍譜,就代表著他已經找到了劍法之中的破綻。
所以更不可能讓此次盛會,變成一個江湖人口中的笑料。
“作為一個劍客,你就是這樣對待你手中的劍?”劉忙沉聲教訓道。
只因每一個人在學劍的時候,都會被師傅強調劍中的精神,寧折不彎,不可輕辱。
李有才一怔,一個半路學武的年輕人,自然沒有師傅教過他這些,不過這人說的和他的劍譜之中說的卻是不太一樣。
劍就是劍,那管你這些,感同身受的也只是使劍的人而已。
當然他不會說出口,更不會和人爭辯這些與他無關的話題。
“我只是路過,想要去劍宗,不要擋我路。”李有才沒有回答,只是平靜的陳述自己的想法。
話是沒錯但聽在劉忙的耳中,卻成了另外一回事。
冒犯,一個後輩末學對前輩的冒犯。
“我今天就代表你師父,好好的教教你,怎麼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劍客。”劉忙總算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可以出手的理由。
前輩指點後輩豈非本就是天經地義的?
江湖上不但可以傳頌他的寬厚,之後更會說他的劍法了得,不愧是劍宗高足“流風劍客”。
“你學劍的師傅有沒有告訴過你,不作死就不會死?”李有才忽的抬頭問出神來一句。
這句話是王予記載在劍譜上的,就是為了告誡他,不要自找死路,活著才有希望,才能攀登到劍道的最高峰。
他曾經讀過書,也落魄的差點死去,自然對這句話理解的最為深刻。
李有才說話的聲音並不大,但周圍都是練家子,聽得清楚兩人的交談。
一些人覺得有趣,另一些人若有所思,覺得大有道理。
林晚秋想到了張家,若不是張家的霸道壓得其它世家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只需要平穩的發展下去,現在也還是一個大世家。
周世傑想到的則是自己,若不是不自量力的參與到超出能力的鬥爭之中,也不會很慘。
而趙寒松的感覺更加深切,無相宗偌大的宗門,說沒就沒了,完全就是作的,此外遠在離州的安道遠也沒能討得了好。
要不是他及時上書闡明要害,點明自己並沒有參與其中,估計也是灰飛煙滅的下場。
劉忙一噎,論嘴皮子利索,他這樣的老油子,一定是在少年人之上,但面對著許多觀戰的江湖人,一些不要臉皮的事情就不好做了。
“哼!小小年紀竟學會了口舌之利,是該好好的教訓一二。”劉忙抓住話頭道。
松鶴樓比劍的聲勢造的很大。
其中有劉忙的原因,也有劍宗在背後推波助瀾。
現在太需要一個轉移視線的話題,來遮掩磨石巖對劍南樓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