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不麻煩的先不說,出門走走才是真的,以前武功不濟,想要遊遍大江南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現在自認還算個高手,再不趁著年輕多看看,多走走,以後走不動的時候,可就沒多少機會了。

想來還是樂韻聰明,把他的心思猜的透透的,拿捏的死死的。

“這家客棧其實就是上官家的,剛剛接到訊息,少爺的麻煩都解決了。”

上官子來不好意的說道,實在是時間拖得太長,在時間的長度下,很少有解決不了的麻煩。

“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好看的地方?給我說說。”

對樂韻他們說是出來辦事的,給朋友幫忙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就是出來玩的。

“從這裡往北走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個小鎮,那裡有一片楓葉林,只周圍最為出名的一處地方。”

上官子來曾經陪著上官玉去玩過,那裡不但楓葉漂亮,來此看楓葉的富家小姐也很漂亮。

“那還等什麼,出發啊。”

楓林原名豐裡。

很早以前因為鎮子前山遍佈的楓香樹而易名楓林。

楓林鎮建立由來已久,聚居的人口也在每年都在上漲。

人口多了,出去的人才也就多了,文人輩出,文化底蘊也就跟著深厚起來。

據說楓林鎮出過兩位狀元,十六位進士,舉人更是不計其數,素有才子之鄉的美譽。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遊人來此賞景的時候。

三兩馬車的車隊,緩緩地行駛在去往楓林鎮的路上。

路上的車隊不止他們一隊,在快到楓林鎮的時候,已經沒有地方停車了。

人潮洶湧,女孩們有條件的帶著丫鬟,下人,沒條件的也能安步當車,來此瞧瞧。

也有一些頭腦好使的,專門在此做買賣,王予下車之後,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賣了他四碗藕粉的小販。

只覺得世間的緣分,真的很奇妙。

只有賣藕粉的小販,一臉死了爹的表情,讓排隊等著的客人,還以為自己給的銀子是假的。

王予並沒有上去打招呼。

留下了一半的人手看守馬車,自己帶著另一半進了鎮子。

“那個石碑看到了嗎?”

上官子來指著一個兩丈高的石碑。

石碑上面刻著一手詩句:“魏紫姚黃未足誇,元龍百尺有王花。一支丹萼開連理,兩朵紅雲捧日化。”

王予微微點頭。

“據記載有一年春天,楓林葉家,牡丹盛開,邀請四方文人墨客,舉行了牡丹詩會,飲酒賦詩長達一個月之久,以為許姓的客人,程哲酒興,題了一首《牡丹詩》,受到了葉家家主的賞識,招為了女婿,耕讀傳家至今,成為了楓林鎮首屈一指的書香門第。”

上官子來賣弄著他的學識,一些典故說的順溜的很。

一邊走,一邊聽行家解說,石映雪手中的劍已經塞進了王予的手中。

而她自己兩隻手都快不夠用了,一手拿著冰糖葫蘆,另一隻手拿著一棵樹,一棵楓樹,一棵糖做的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