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玉卿只覺得眼淚差點奪眶而出,此生拜他為師,才是她幾輩子都修不來的福分。

算起來,她和師父相伴的時光比父親遲延章還要多,對於她而言,師父便和父親沒什麼兩樣了。

就算是他明確告訴她了不會伸以援手,也是為她想好了退路的,這樣的情誼,又豈是三言兩語便能說清的?

關於那封信,師父並沒有對她隱瞞多少。

她先前看到藥方時生出的懷疑並沒有錯,皇帝的病也的確和師父有關。

皇家殺了他的徒弟,他若是什麼也不做,那倒不是他老人家的風格了。

之前他沒有說真話,其實太后重病是因為中毒了,只不過那時候他來得也稍微晚了些,就是知道解法,可太后都已經病入膏肓了,他的確無力迴天。

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可他也不能甘心,想著皇家無情,既殺了他的徒弟,還要殺他的腦袋,他就是死了,也要給自己和徒兒報仇。

所以他便利用了同在太醫署並且崇敬他的張太醫。

那時候先皇剛登基不久,如今的靖安帝還在先皇后肚子裡,對於先皇他無從下手,但先皇后懷著身孕,所以便很是相信張太醫。

張太醫也從未懷疑過他會騙自己,稀裡糊塗就被利用了,就這樣,他把當初太后中的那種毒,下給了尚在孃胎裡的靖安帝。

這毒藏得很深,需要別的藥引刺激才能慢慢發作,而正好,張太醫研讀的都是他留下來的札記,每一步都是那麼的巧合,在他的佈局之下,皇帝成功的倒下了。

遲玉卿知道真相以後,的確很震驚,但她並沒有資格去指責師父的行徑。

師父沒有做錯,她也沒有做錯,只不過他們當時是站在了不同的立場。

她理解,也並不代表她會因為師父而放棄自己的承諾,她時刻都記得自己身為醫者的初衷,她學醫是為了救人的,更何況那人還是當今皇帝。

或許改變前世結局的關鍵就在於皇帝,所以她不能讓皇帝就這麼死了。

不論師父有沒有把真相告訴她,都改變不了她已然下定決心放手一搏。

所幸,她不僅成功了,還向師父證明了自己。

至於他為何會出現在敬陽公主身邊,他到了這會兒,便沒有再隱瞞她。

他入懷梁後,便被武安侯的人給尋到了。

他以為武安侯是想讓他進宮去搭救遲玉卿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武安侯本來和古月並沒有多少交集,他此番是受人之託,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季庸。

當時,季庸讓她給武安侯傳話,其中季庸讓武安侯幫忙的便有這樣一樁事。

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人能治好敬陽公主的“病”,那這個人只有可能會是古月了,畢竟古月是最瞭解她的病情之人。

所以季庸告訴了武安侯,當初將他從劊子手的刀下救出的人正是敬陽公主,再讓武安侯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這樣一來,他便會心甘情願的來到敬陽公主身邊了。

正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古月真的來了。

聽師父說完整個故事以後,遲玉卿臉上是說不出的震驚。

她知道納蘭氏龍冢的秘密,再結合敬陽公主的所作所為,她大概也能猜到她究竟想要做什麼了。

遲玉卿快速回顧了前世記憶,她依稀還記得敬陽公主是死在了沈元祺登基的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