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庸以為她回心轉意了,還滿心歡喜,為了娶她,他甚至逼死了自己的髮妻。

所謂的病重故去,不過都是對外的說辭罷了。

皇家以十里紅妝,將她嫁給了季庸,也許了她名副其實的第一公主的稱號。

她雖嫁給季庸,可季庸貪歡之餘也還是防著她,為了讓他完全相信自己,她可是做了費了不少功夫。

而後因著邊防失守,季家被流放,而他正是因為敬陽公主駙馬的身份,才得以保全。

在此事上,敬陽公主不遺餘力的保全他,他不僅沒有被牽連,反而成了季家人的希望。

而正好此時,她有了身孕,季庸也對她開始有了信任。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便是他的長子。

敬陽公主嫁給季庸時,他約莫也才五六歲。

她一看到這孩子和季庸如出一轍的眉眼,她便想到了自己的兩個孩兒。

她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她始終沒能下得去手。

只因這孩子身體裡還流著另外一個可憐女人的血,她便心軟了。

她對這孩子好,在季庸眼裡,她便是一個不計前嫌的慈母。

她一度還成了這永綏女子的表率。

只是她沒想到,她的一點仁慈,險些害了她的女兒。

沒有人比敬陽公主更明白生不如死的滋味,因大仇未報不得不苟且偷生的滋味,簡直是比下地獄還要煎熬。

她就是要讓季庸感受著人間煉獄!

她的第一胎生的是個兒子,季庸早已被她迷了心竅,對於這個兒子的到來,他自是滿心歡喜。

他給兒子取名為鴻,寄予了厚望之意,可見對他的疼愛。

不過敬陽公主卻喜歡不起來,她每每一個人看著季鴻時,總是想伸手將他扼殺於搖籃中。

但想到時機未到,她便忍下了。

沒過兩年,她又生了一個女兒。

看清女兒的眉眼時,她激動得落淚。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垂憐,她的兩個女兒的眉眼竟出奇的相似,也看不出季庸的影子,這對於她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

季庸本就不喜歡女兒,更何況一看到女兒他便總能想到另外兩個孩子,他以為敬陽公主不知那兩個孩子的死是他所致,他心虛都來不及,又怎會在意這些。

她便親自給女兒取了名。

單名嫣,姓卻是納蘭。

女兒出生以後,她便再也沒有過身孕了。

在她精心的照顧下,季庸沒有徹底的成了一個廢人。

待他發覺後,已是來不及了。

再說回他的長子,敬陽公主本是打算放他一馬的。

可她卻沒有想到這孩子的心思並不單純。

他記事後,府中難免有喜歡嚼舌根的丫鬟下人,有一些風言風語便傳到了少年的耳中。

他覺得是敬陽公主逼死他母親的,卻從未想到要怨季庸這個父親。

他知曉敬陽公主喜歡小女兒,他便將心思動到了尚且年幼的妹妹身上。

他就像他父親季庸當初一般,將不諳世事的妹妹偷了出去,要殺了她洩憤。

好在,敬陽公主及時趕到,將女兒救了下來。

他的種種行為,也徹底激怒了敬陽公主。

敬陽公主沒再留情,當著季庸的面,將他的腦袋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