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江山穩固,他們也去找過小瀛洲,只是最後都無功而返。

穩住了江山後,沈氏後人便改了那段歷史,說是納蘭王族是自願將皇位傳於沈氏,而北堂氏所建立的大夏才是真正的反賊。

至少在如今,普通百姓是不知其中真相的。

她以前也不信,是因為她自己便姓沈。

可是後來長大後她便信了,有很多證據是銷燬不了的。

只是,這已經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她沈氏一族接管這半片江山後,並不比前朝差。

成王敗寇,這是恆古不變的事實。

但他們終究是姓了納蘭,永綏皇帝的意思是讓他們歸降。

他們雖不喜紛爭,但國仇未敢忘,若是歸降又如何對得起他們納蘭一族的列祖列宗?

他作為小瀛洲的君主,自是不能答應這種無理的要求。

對於永綏來說,他們納蘭一族是否是前朝皇室已經不重要了,他們更加看中的是納蘭一族佈陣的天賦。

看重的是小瀛洲。

若是他們不願,永綏寧願將他們徹底剷除,也不願留著這些隱患。

敬陽公主對這些心知肚明,卻是有口難言。

她知曉若是她再繼續下去,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她是有自己的職責,但她更不想後悔。

所以,她做了一個決定,她不會再幫永綏。

她想看到的,是如今這樣兩國友好相處的局面,而不是劍拔弩張的局面。

和納蘭九思在長蘇待了一些時日,敬陽公主對他的瞭解也更甚了。

納蘭九思已經年過三十,和她比起來,算是叔輩了。

在她之前,他的確是有了王后。

不過王后卻和他並無感情,王后是小瀛洲百姓所選的的聖女,他娶她也是順應了祖制。

百年前小瀛洲上的確是一家,島上所有的女子他都是將她們當作姐妹一般看待的,自是不可能生出什麼感情來。

王后也知曉他對自己無意,便潛心做好自己的聖女之責,擔著王后的頭銜一心一意的守護著小瀛洲的安穩。

而他這個君主年歲日漸增加,但卻並無子嗣傳承,小瀛洲的百姓比他還要心急。

原本小瀛洲的百姓是不同意什麼和親一說的,他們知曉永綏定沒安什麼好心,對這個公主也是滿心牴觸。

但這和親是他點頭的,為了小瀛洲的將來著想,便也只能認了。

而偏偏,他就是喜歡上了她這個永綏來的和親公主。

但敬陽公主對他無意,他坦誠相待,她便將他當成了朋友。

也想著讓他死心,便告訴了他自己和季庸的事。

他聽完後卻沒有生氣,他說像她如此優秀的女子,天底下的男人都會為了她而動心。

他能如此豁達,敬陽公主便更是欽佩他了。

知道她一心想著季庸,他便和她定下了兩年的約定。

她是過來和親的,便沒有隨意離開的道理,他就是想放她離開,她回去後也不一定能順遂心意,故而才有了這兩年的約定。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