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教歸說教,想起胡神醫,陳儻也是擔憂。

“卿卿,我知道你是想救胡爺爺,我也想。這一時半會兒平南王也不會走,咱們可以慢慢再想辦法,你彆著急。”

急也不是辦法。

遲玉卿點了點頭,她知道這個理,只是當時親眼看著師父落難,一時間有些衝動罷了。

現在回過頭來一想,她也難免後怕。

“平南王是明理之人,若這其中是有什麼誤會的話,相信王爺一定不會不依不饒的。”陳儻想了想,又道。

他雖然害怕平南王,可他心中其實對平南王也是存了幾分敬畏的,他不相信胡神醫有罪,卻也不認為平南王有什麼錯。

遲玉卿將他說的這句話默唸了一遍,腦子裡已經在開始想辦法了。

他說得對,平南王是明理之人。

平南王不依不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師父沒能救回太后。

平南王和先皇本就是一母同胞,太后仙逝,他便將悲憤轉化為怒氣,加到了師父的身上。

這麼多年過去了,平南王一見到師父便怒不可竭,可見他心中有多在意。

不過,就像陳儻說的那樣,如果只是誤會一場,那便沒有解不開的怨結。

她已經知道了當年的事,就更不能無動於衷了。

她明白讓平南王鬆口有多難,可她不會輕易放棄。

她收起心思,認真盯著藥爐不敢分心,不管怎麼樣,現在最重要的是父親的傷。

……

永綏大軍攻入大夏,雖然沒有一舉將大夏拿下,卻也將他們的銳氣殺得所剩無幾了。

大夏援軍趕回,他們便撤出了大夏,正在往岐山趕。

得到訊息後,老侯爺便代遲延章率領剩下計程車兵,攻佔了北岐山。

自此,整個岐山便都歸永綏所有了。

岐山本就是天險,如今又為永綏多加了一層佈防。

這一仗下來,大夏只能悶聲吃下這門虧。

若不是兩邊都有很嚴重的損耗,大夏這次還不一定能逃過這一劫。

若是識趣,過不了多久他們便會派使臣前來永綏議和,端看著便是。

永綏打下勝仗,最高興的莫過於在戰場上拼死一戰的將士們。

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是不知多少人拿命換下的。

平南王也承諾了,他們會得到應有的嘉獎,有了他這句話,將士們也就有了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