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您不必如此沒有信心。您們這一輩人做的很好了。

您不要覺得自己的思想並沒有用處。

上古時期人類開始建立王朝的時候。

那時候君主聖賢都以教化百姓為目標,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需要正確地引導,這便是人治。

後來總有人沒有被好好引導的時候。

所以就有了法治的理念,因為不是所有人性都是善良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善良的人性。

所以需要用律法,監獄,軍隊去強制管理國家的子民。

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理念。

法治出於人治,幫助慶朝短暫地使他們的國家成了戰爭機器。

讓他們統一了這片沃土。

但是他們也因為過度嚴苛的律法大大約束了人民。

導致最後的覆滅,人們開始追求人治法治並施。

這是很對的路子,一直到今天都禁得住時間的檢驗。

但是慶朝的律法並沒有完全沒有人治理念的出發點。

慶朝是規定一夫一妻制的,也非常保護女子的利益。

但是他也有很多嚴苛的地方讓人們抱怨。

只是歷史情況不同,所以立法不同。

可是如果沒有人治的思想怎麼會出現法治的思想。

沒有法治的思想怎麼又會出現人法並行的思想?

所以新的思想都是誕生於舊的思想之中。

正是有了舊的思想枷鎖才會讓人們覺醒。

前輩不比覺得自己的思想有枷鎖而苦惱。

這是很正常的,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懂世間的道理。

都是人們不斷探索才明白過來的道理。

都是他們不斷從前人智慧中吸取經驗才明白的道理。

所以前輩不要為自己的沒有進展而苦惱。

我的策論也只是具體可行的措施,只是具體方法。

所以前輩不要否定自己的策論

既然論不能脫穎而出。

那就寫好策!

前輩的策寫的是十分貼合實際的,我非常欣賞。

是我見過最好的治理之策。

事無鉅細都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