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先是直接到陳凡的住所等待。

他不好意思進去,因為天還沒亮。

他進去恐汙了陳凡妻子的名聲。

太陽都升的老高了,也不見陳凡屋子裡有人出來。

他開口喊了他們半天。

“陳兄!陳兄!在家嗎!”

喊了許久,也沒有人答應,他進了院子,看看屋子。

發現窗戶確實開著,但透過窗子,並沒有看到人。

他便去大廳裡去尋找陳凡。

還未進大廳便聽到了陳凡的同僚們在那裡議論陳凡。

“陳老弟這幾天今天又不來,他估計有被喊去考察了。”

“早上聽杜師爺說以後藏書閣裡的書,陳凡都可以直接檢視。”

“看來陳凡很受師爺他們的器重。我們這麼多年也沒有他這麼優待。“

魚器覺得同僚們有些心裡不平衡,開口調整他們的心態。

“大家都很厲害,我們在座之人無不是靠科舉入仕。

都是勤學苦讀之人,我們為什麼那麼努力讀書。

還不是為了黎民百姓,在座那位不是因為這才堅持多年?

我看了陳凡批註的卷宗,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實際可行。

我覺得他工作以來勤奮刻苦,工作能力也強,也心懷百姓。

又有左徒之風骨,假以栽培,未必不是一個大才。

我們應該以他為目標,不忘任官的目的,堅持本職工作。

我記得縣令來時,和我們說過,大周內憂外患,舉步維艱。

百姓疾苦,民風日益變惡,然正是我們這樣每一個小小的吏官在。

才讓大周堅挺下去,我們也是國家的功臣。

待本縣大治,他必定為我們請賞!

曹縣令善待我們至此,我們不可有怨言,該不負所托!“

眾書吏起身,恭敬地向魚器作揖。

“魚兄所言極是,吾等受益匪淺!謝魚兄正吾視聽!“

李興聽到這些書吏的話心裡很是觸動。

自從他隨縣丞進了這家衙門以來。

這些書吏沒有一天沒有不在案桌前奮筆疾書。

他們面黃肌瘦,眼神不好,頸椎疼痛,手指變形。

他們一天天也很忙,與妻子相處的時間也很少。

也從未聽說他們之中有人虐待妻子。

他們身上未嘗沒有左徒之風。

可見他們之勤苦,可見左徒之品德早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