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他們殺了衝過去!”,慶國大將喊道。

一眾慶國的紅甲將士們,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拉開閘刀,策馬而揚...,這就是為什麼要擒賊要擒王的原因,只要一個部隊裡面沒有了主心骨,那些戰場上的將士們根本就不知道該幹什麼...

一眾囚犯,人仰馬翻人頭落地。但是其中多了很多那種裝死的被踩踏的也不成人樣。等著對方大部隊快來到山坡之時,這時皇甫下命令道:“火箭!三輪!”。

一輪火箭射了過去,有的射在了那些囚犯的包袱上...,通天的火焰在其中蔓延開來...,瞬間瀰漫成了一片火海,向著四周蔓延而去...

大將軍看自己隊伍中間瀰漫出了大火,眼神一眯,心道:“中計了!”。

一切的一切都為了這一招...,先派出一些憔悴之兵,讓敵將認為大漠子弟不過如此...,身後數百騎繞行而過,在馬身後綁上雞毛撣子,揚起塵埃...,看似洶湧,讓人分辨不清其中聲勢。

敵將亂,看眼前敵人脆不可及,所以下命令向前衝刺。此沙場乃是一片盆地,中間低兩邊高...,佔盡地理優勢。囚犯姿態,讓敵將無所牽掛,任然一意孤行...,最後一把火箭從內燒起...,敵軍只能進攻不可防禦,至此敵軍大敗!

火箭燃起的不只只是敵軍也燃起了大漠子弟的心中旺火,以此心態敵敵人亂如麻之心緒必勝!

隨著,皇甫立寧一聲嘶吼道:“全壓進攻,一個也別放跑!”。

大軍越多越難控制,越容易匱乏,在此亂之下...,敵將依無策略之法。只想快速突出重圍,而羅陽國士兵是以弓箭勢向其中進攻...,兩邊擁擠,不可動戟,誤傷自己人。

進入其中後,丟擲麵粉,風塵鋪蓋...,只有在大漠經過風霜者才可在這風塵之中看清人之所在...,而那些慶國士兵,休養生息快十年根本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戰事,必有一半人馬亂了陣腳...

皇甫立寧分三個部隊從三個方向進行斬首行動,將死兵敗!

徐將軍手持青龍偃月刀,騎在馬背上盡顯殺伐之術。大漠常年征戰,最懂殺伐技巧,以萬夫不當之勇,衝在敵軍之中。取人首級如同探囊取物!

虎將軍雙砍冰敷大錘,呼呼聲讓人心寒...

而皇甫也是一人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汗血寶馬彰顯了它的可貴之色...,身上流著的不知是汗液還是被沾染的血漬...

大戰一觸即發...,在盆地一戰...,三萬敵十五萬...,最後只有一位執戟郎中拿著慶國大旗活了下來,被鮮血沾染的紅色旗幟在半空中漂浮不定...

還是人數差距太大了,雖然此戰勝利,但是羅陽國現在依然沒有一兵一卒...,渾身是傷的從人群中爬了出來...,屍山血海讓他心中沉寂...,嘴角列起一道弧線...,從地上撿了一把青銅劍...,提在手中,一瘸一拐的把他們羅陽國的旗子給扶了起來...,走向那個慶國的旗手...

旗手看著滿身是血的皇甫立寧,喘著粗氣,也提起了一把長矛。把自己的身子給支了起來...,兩人同時怒目而視。皇甫立寧嘴角永遠掛著他那標誌性的笑容,讓人畏懼,更讓人忌憚不已...

手提青銅劍,劃過人群肉體,青銅劍順勢砍在了此人的肩膀上...,長矛也同時刺穿了他的肚腹。一股鮮血從嘴中吐了出來,硬撐著把羅陽國的大旗插在了人群的肉體當中...,深深呼了一口氣!

把青銅劍從那個傢伙的脖頸上拔了出來,再一揮砍,把慶國大旗砍下了歷史的帷幕...

戰鬥完畢,兩國就會派來史書吏官,來此處且看戰役風雲...

慶國吏官本來是興沖沖的,因為這是必勝的戰役,就想見證著歷史性的一刻,可來到沙場卻看到羅陽國大旗在這屍山遍野當中迎風飄揚...

“十五萬人,沒了!!!”,慶國史官輕輕念道。

......

同刻,在羅陽國羅陽羅陽大殿之中...,坐在王座之上的皇甫黎明竟然還有一絲激動想著,他兒乃是天賜之子,可能還能活著回來...

有人上殿來報,“報——”。

“說!”。

“兩軍群中無一人倖免,世子殿下用三萬人硬換了十五萬人。戰死!”,等聽到訊息後,本來早已知道結果的皇甫黎明一晃神,閉眼說道:“準備白綾,筆墨紙硯!”。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戰,皇甫立寧徹底摘掉了他那廢物太子的名號。民間傳唱...

“皇甫之子立寧公,且與斷崖羅平川。

身在戰中死無甲,落漠沙場百姓話。”。

很快,羅陽國就被慶國的後序帝王給佔據了,在慶王登上百梯之後...,發現在樑柱之上掛有一人,此人穿一襲紅衣。死不瞑目,就看著慶王登殿。

傳聞慶王看到這皇甫黎明的懸於樑上的身軀之後,大病三天。且告訴天下百姓,大漠子弟乃是龍後子弟,不可有半點不敬!

但是,皇甫立寧真的死了嗎?

其實這才是他真正的開始...,在最後砍掉敵方戰旗之後,血流不止地皇甫立寧正在等待著他的死亡...,可是恍惚間,看到一位女子跨過了屍體來到了他旁邊兒...

他以為他出現了幻覺,邊閉眼靜靜地睡著了...

一覺醒來之後,睜開眼睛...,遙望四周...,自己竟然在一個床鋪之上。恍恍惚惚間,皇甫立寧念道:“這就是人死後來的地方嗎?”。

“你還沒有死呢!”,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到了他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