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有仙,或尼姑庵 第六十章:繁瑣間忘記離別(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無求,所無慾,執念無法棄之。故遵守其道,追尋真相。”。
“真相...有何重要?”。
“真相併不重要,真才重要。”。
“罷了,為為師彈奏一曲,如何...?”。
“可。”。
隨之,忘前川轉醒而來。徑直走出無樑殿,穿過洶湧地人群,來到了寺內右側有一長方形水池,相傳唐代僧人廣浚曾在池邊為李白彈琴,遂有李白千古傳頌的《聽蜀僧浚彈琴》詩,詩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後人曾在白水池畔建立廊亭為之紀念,上置木牌,刻“大唐李白聽琴處”。
相比於李白的這一首《聽蜀僧浚彈琴》,小生因不生於時,不才,不解當時之意。
可小生更加偏愛於這一首...
池塘如鏡水,倒影照山巒。
錦鯉花中弄,琴蛙月下彈。
鍾聞鳴壑遠,經讀潤心寬。
碧浪隨風動,香蓮不識寒。
【出自:《萬年寺白水池拾韻》——蔥姜園子】。
小生認為這更能代表萬年寺白水池,池中美景與隔世之美。
忘前川拐彎的瞬間,從自己的墨大戒中,抽出一張古琴,提手放於腰間。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中,靠於亭臺樓閣紅柱旁。把古琴的一端放在歇息的座椅之上,靠著牆徑直向下,單膝跪地,把另一端放在自己的大腿之上。
不時間,眾人皆是拿出手機來拍照...,這好像已經成了現代人發現新奇事物,第一反應,掏出手機來紀念。
忘前川看著眾人的舉動只是微微一笑,十指放在琴絃之上。
右手大拇指按住食指骨關節後方,把食指壓在了琴絃之下...
一聲清脆的響動,如同餘音繞樑,讓正在著急拍照留念的人。因為這一聲,紛紛駐足觀看。本來很是嘈雜的人群也在這一時間,停下了嘴巴。
隨之第二聲,第三聲。一陣的琴音響起 ,剛剛拿出手機準備攝影留念之人,都放下了手機。他們腦中出現了一個震撼的畫面,他們看到了以前的萬年寺白水池,眾人在這一時間,竟然不想把這股旋律分享出去,只想聆聽。
忘前川所彈奏之音,可不是琴音,而是佛旋。
佛之境界便是“空”,萬物皆空。因為凡塵俗世太過雜亂無章,所以人們在聽到這股讓人空明的琴絃之聲時,便進入了一種空明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