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偷閒,僧人鳴屋 第三章:醍醐灌頂夢虛緣(第2/2頁)
章節報錯
耳畔傳來方正的聲音。
方正拿著噴壺,澆著未澆灌的花草樹木。花香在這安逸的氣氛中蔓延,讓人有一種寧靜的感覺。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
忘前川躺在牛背上問道:“怎麼了嗎?”。
“這是當時師祖與那個人說的第一句話。”。
於是忘前川便不再打擾方正的思考,讓方正回憶。
“壯士一去不復返,二八芳齡入金屋。人過半百曾回頭,不是凡間而心愁。錦衣玉袍已聚之,一笑嫣然並不朽。
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穿著錦衣羅緞帶著官帽的一位眼神冷意的中年人,手中拿著一副摺扇,大聲品讀摺扇上的這首詩,摺扇是以桐木,宣紙,木膠製成,手工極為細膩,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那中年人讀完此詩大聲豪笑,石桌上一把抓起紫晶段玉瓶,仰頭喝下瓶中之酒,望著天上的明月,朗聲叫道“平淡豈可不是金,唯有功臣捍古名!”。
此景此情,羅鳳山,有洞天,一小葉,孤獨舟,湖上亭,獨一人,翩然若世,把酒言歡,莊清激烈,與天共鳴,與月爭輝。不留之姓名,只留之背影。棄千世公明,落萬年寂寞!”。
“什麼意思?”。
“這座山脈,最早以前叫做羅鳳山脈。而此中前輩年過半百,正式悟道。此後叫做醍醐灌頂,流走於這山水之間。直到當時平頂坡被兩位大能者所毀。老者來此地尋到了我的師祖,當時他是我們寺院的常客,寺院也沒有如此落寞。”。
......
“開門,老醍醐來了!”,醍醐灌頂重重敲打著桐木大門,他喝醉了。
門僧開門,看到是熟人,連忙稟告當時的住持。住持姓張聽說以前是個道士,後來不知為何落髮為僧,號:虛緣。
虛緣看到門口,四仰八叉躺倒喝醉之人。以為是這老頭兒如往常一般又是喝多了,也沒顧忌,就安排人讓他住下先。
“醍醐,你又喝多了!”。
醍醐搖了搖頭說道:“沒有喝多,酒不醉人,人自醉。我還是無法阻止天道,也無法阻止陰陽。”。
“你說什麼?”。
“聽!”。
這時,一股巨大的炁體從絕望峰山頂飛向四方,雖說與那座山峰有著三十多里地。也可以聽到那山頂上的劇烈炁體對撞聲。可正當虛緣想問醍醐灌頂這絕望峰山頂倒地發生了什麼的時候,這酒老頭兒已經喝醉倒地不起了。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