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不周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章不周山
鴻鈞道祖不待臺下三千聽眾反應,直接講起了大道。
“天地初開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靈亦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
果然不愧是聖人講道,當真玄妙之極,異象非凡,朵朵金花在紫霄宮上空飄落,地湧金蓮,供修士吸收,無數靈氣幻化為一個個珍禽異獸,有仙鶴長鳴,麒麟咆哮,猛虎漫步……種種異象不斷,地湧金蓮,天花亂墜,雲霞自生,天光四起。
鴻鈞道祖此次所講之道並不是很高深,從生靈脩行始,講到大羅金仙之境止,在座的雖然不少也是大羅之境,但卻也聽得極為認真,鴻鈞道祖所講之道包羅永珍,就算不是自身修行所需,卻也可借鑑參照。
昊天也沉浸於鴻鈞道祖的道,感慨萬千,著實是受益匪淺,三人行必有我師,此言誠然不虛。鴻鈞道祖所講雖然並不是非常高深的道,但是卻最適合用來打磨道基,鑄就完美道基。
昊天本體為混沌之中的一塊玉石,若是按照正常而言,是萬萬不可能化形的。卻因為沾染開天之時的先天至陽之氣,方有化形之機,誕生了靈智。若是能夠經歷漫長孕育,化形之時便是大羅之境,根腳為那先天魔神。
可惜為道祖鴻鈞點化,根腳難民有失,所以化形之時僅為金仙,這些年勤修不綴,又有大羅金仙境界,身在紫霄宮中,也方才修行到大羅天仙。這便是因為根腳不全的緣故,根腳越高,修行越容易,卻容易參悟大道。
如今藉助鴻鈞道祖第一次講道,補足自己不足,那先天靈氣在聖人神通之下,化作一道道蓮花湧入昊天體內,不斷補足昊天先天上的不足。
無聲無息間,三萬年就這樣過去了,鴻鈞道祖適時停了下來。眾人從沉浸在玄妙之中突然間被醒悟過來,心中有著說不出的難受,就好像在沙漠中喝到水,剛喝一兩口便沒了一樣,甚至有個別修士就準備大罵了,突然明悟這是在紫宵宮,才漸漸平靜下來。
只聽鴻鈞道祖道:“此次講道,三萬年已到,爾等回去,十萬年後第二次講道,爾等再來紫霄宮。”
三千聽道者對著鴻鈞道祖盈盈一拜,說道:“多謝老師,傳我等大道。”
鴻鈞道祖不理會下面眾人的拜謝,如同來時一樣,無聲無息間消失。看見鴻鈞道祖離去,眾人方才遺憾地離開紫霄宮。
昊天和瑤池將三千聽道客送離紫霄宮,便在紫霄宮中打坐練氣,瑤池雖然聽道收穫沒有昊天大,但是也是心智增長不少,修為從金仙突破到太乙天仙,而且也從鴻鈞道祖講道中領悟到了修行法門和神通。
至於昊天,收穫恐怕是這一次講道中最大的,鴻鈞道祖第一次講道,不但讓昊天重新理了一遍天仙至大羅金仙,讓他對這幾個境界的修煉有了全新的感悟,同時也對大羅,有了全新的認知。到了此時,昊天方才知曉,何為大羅!
上一世只聽大羅境界、大羅道果,還以為是一樣的,時到今日方才知曉二者有著巨大的差別。羅,代表著圓滿。大羅,便是大圓滿。
大羅,代表著自身道的大圓滿。只有修成大羅,方才算得上得道,可開宗立派,為一派祖師。昊天此時方才明白,為何後來的佛教,凡是隻有達到大羅境界,方才能夠被封為佛陀。
“若是捕抓到大羅之氣,與自身道相同,便可證得大羅道果,從此凝聚不滅靈光,縱是隕落,也可憑藉著不滅靈光重修回來。”昊天想到這裡,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
若是大羅道果真的這麼神奇,巫妖大戰,帝俊、東皇太一又怎麼會隕落,要知道二人修為可是混元大能,特別是東皇太一,手持先天至寶‘混沌鍾’,修為直追聖人。這般人物自從巫妖大戰隕落,無數億萬年都未見他們氣息,顯然是徹底隕落了。
昊天發現,自己聽了第一次講道,明悟許多,可與此同時心中也多了許多疑惑和不解。
他想找鴻鈞道祖請教,可又不得不忍住,他只是個童子,而不是弟子。
不僅僅是昊天,其他聽道者離開紫霄宮後第一時間返回道場,畢竟鴻鈞道祖所講之道,他們並沒有完全領悟,還需回去閉關,細細參悟。
這使得洪荒變得清淨許多,少了許多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