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找到人質(第2/2頁)
章節報錯
宋世群說道:“行,你們一晚沒休息,抓緊時間休息,其他的事我來安排。”
“如此,就麻煩宋大人了。”聶幽芸說道。
李有悔向宋世群拱拱手,轉身與聶幽芸各自去休息了。
此時京城皇宮金鑾殿上。年逾四十的趙華文龍袍加身,頭頂冕冠,腳踏重臺履,滿臉怒氣的坐在夢想了二十幾年的龍椅之上。
看著朝堂之下熙熙攘攘的群臣,怒道:“今日是朕登基之日,為何不見張遂?還有兵部、禮部、戶部的尚書都死哪去了?啊!難道他們是要造反嗎?有誰來給我說說?”
下面的一干臣子跪在地上沒有一人敢回話。三天前,趙華文便告召天下三日後自己登基繼位。他並不管時間上來不來得及,還有遠在其他州縣沒有回京的官員能不能趕得上。用他的原話就是國不可一日無君。
憤怒的趙華文頒下了他登基後的第一道聖旨:免除所有應到場參加登基大典而未到的所有人的官職,沒收在京的所有家產;並任命皇叔趙潘書為宰相;國舅吳根光為戶部尚書;吳根思為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由遠在邊疆許州的二皇子趙華武出任。還有其他大小官員由原先的下級補上。國號不變,延用炎黃。
二皇子任兵部尚書和延用炎黃為國號稍稍壓下了一些反對意見。就在登基大典完成以後,內侍上前尖著嗓子喊道:“啟稟皇上,國師求見。”
趙華文一怔:國師?他不是不告而別了嗎?
旋即大喜道:“宣國師進殿。”
“宣,國師進殿。”
稍頃,從殿外走進來一位身材矮小的道裝老者。右手中拂塵一繞,左手單掌立在胸前,微微點頭,道了一句無量天尊,說道:“陛下萬歲,老道有一個好訊息送給陛下做登基大禮。”
趙華文並不在意他的舉止無禮,就像是太久沒有見到大人的小孩一樣。急急說道:“國師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有什麼好訊息,快說快說。”
國師哈哈一笑,說道:“陛下洪福齊天,東方魯國的叛軍已經被貧道勸降。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十萬叛軍便可日夜兼程趕來京城受降,並接受陛下您的詔安檢閱。”
兵部侍郎潘石椅嘲諷道:“哼,狼子野心。只怕受降是假而偷襲京城是真吧?”
此言一出,頓時大殿上一片喧譁。趙華文端坐寶座之上,一揮手,殿中漸漸安靜下來。他看著國師道:“國師所言當真?”
國師捻鬚微笑道:“千真萬確,而且他們俱都被我說服,被陛下感化,願意歸降陛下。現在他們手無寸鐵,只要陛下答應詔安,便可馬上成為陛下您的生力軍。如若不然,只怕那十萬遊勇又將流落地方,成為草寇。如今又是用人之際,陛下應當接濟天下以百姓安居樂業為主。”
潘石椅搶到殿中跪拜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就算真詔安也不能讓十萬人同時京城啊。再說也可派欽差大臣到地方上前去宣旨詔安,不一定非要在京城啊。”
國師不屑的嗤笑道:“世間人心皆向善,百姓們沒有吃的自然要造反,只要給他們土地,有吃的,他們就會乖乖聽話。潘侍郎如此害怕百姓進京,是不是暗地裡幹過殘害百姓的是啊。”
潘石椅身材高大威猛,聞聽國師之言,大怒,原本跪在地上就不比國師矮多少,此時一怒之下平地而起,身形暴漲,揮掌向矮小的國師臉上摑去。口中罵道:“妖道誤國。”
國師呵呵一笑,渾不將潘石椅放在眼裡。一直豎掌在胸前的左手看似輕描淡寫的拍了一下,潘石椅一聲慘呼,摔向金鑾殿外,生死不知。
此時趙華文大喝一聲“放肆”卻是為時已晚。也不知是罵潘石椅還是國師。
恢復單手豎掌在胸的國師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任是波瀾不驚的說道:“請陛下下旨給那十萬降兵一個身份吧,也好讓他們給陛下盡忠。”
趙華文怔怔的看著國師,不知在想什麼。大殿中群臣見陛下不發話也都垂首不言。沒有一個人去檢視潘石椅的死活。
寂靜的大殿,與國師對視的趙華文似乎下了什麼決定,大聲下旨道:“宣魯國十萬勇士在接到招安詔書日起,即刻進京至京城南門外詔安授銜。”
雲城外,聶家莊前面的一條大河邊的草叢裡。影影卓卓的蹲著三十幾條人影,此時正是半夜十分,大地寂靜無聲。
這時,一個身影忽然出現在河邊,草叢中發出一聲‘咕咕’聲。那道身影循聲鑽進草叢。此人正是李有悔,聶幽芸和宋世群等人正蹲伏在此。
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先摸進聶家莊確認聶幽芸爺爺他們是不是被關在裡面。
聶幽芸見李有悔回來,急問道:“怎麼樣?爺爺他們是不是被囚禁在莊裡?”
宋世群等也都悄聲圍過來,李有悔伸手做了個‘OK’的手勢,發現他們一臉迷惑,隨即輕聲說道:“你爺爺他們果然還在莊裡。按照你給我說的山莊佈局,我潛入了幾個最有可能的地方,最後在書房找到你爺爺他們。山莊守衛外鬆內緊,我也沒有發現什麼高手,極有可能藏在暗處。普通士兵估計不少,約有一百多人。但都不是蠻人,應該是城守軍或駐邊軍。由於書房看守較嚴,我與你爺爺只匆匆說了幾句話。他告訴我他們都被蠻族高手封印了元力,現在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要解開他們的封印只有封印者才能辦到。你爺爺讓我告訴你,讓你儘快離開,不要管他們。”
聶幽芸急道:“那怎麼行?我必須救出爺爺。”說完滿眼希翼的看著他們。
宋世群道:“五皇子吩咐,一切聽從李大人調遣。”
李有悔看了看天色,想了想說道:“人是一定要救的,關鍵是怎麼把人救出來。我倒是有一個想法,現在天色還早,咱們商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