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死後。吳國大軍陷入了一陣的慌亂。將軍們拿捏不準。吳國似周瑜、魯肅這樣可以統領全軍的統帥幾乎沒有了。誰是下任大都督。成了將軍們頭疼的事情。

吳國自孫權在大殿中央架起炮烙之後。敢於直言的文武絕跡了。一個個瞬間都變成了阿諛奉承之輩。軍隊中也是一樣。他們不想著如何管理好自己軍隊。只知道鑽營。想方設法往上爬。用盡一切手段抱住自己目前的地位。張承的聖旨還沒有宣讀。就已經有不少軍官開始拜訪張承。

聖旨宣讀之後。張家門口人來人往。各位將軍絡繹不絕。那些從未在張昭葬禮上出現的官員跑的最快。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張承則是來著不拒。給東西就收下。給金錢也接受。剛剛坐上大都督的位子。要向拉攏這些官員。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們同流合汙。讓這些人覺得自己和他們一樣。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人。

他們在觀察張承的同時。張承也在觀察他們。誰能為己所用。誰可以金錢收買。誰能夠利用。這些都在張承的心中有一本賬。

所有將官都去了。唯獨徐盛、丁奉二人沒有動靜。徐盛上表要為魯肅守墓。朝堂上一陣譁然。按理說魯肅有自己的兒子魯淑。徐盛要守墓算怎麼一回事。然而徐盛也說的清楚。魯肅乃是自己的老師。學生為老師守墓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很多人認為。這是徐盛故意給孫權難看。魯肅曾推薦徐盛為大都督。卻被孫權拒絕了。還差點殺了他。所以徐盛以這種方式對抗。

既然徐盛有這個想法。孫權又不怎麼待見徐盛。朝臣們順水推舟一致同意了這個表奏。徐盛一走。丁奉也立刻上表。以舊傷復發為由。請求迴歸故里。徐盛、丁奉曾經都是魯肅的心腹。兩人跟隨魯肅一起攻打過徐州臧霸。對於這兩個陛下。魯肅格外看好。魯肅死了。兩人立刻就失去了靠山。

丁奉再三上表。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薛綜與步鷺商議很久。目前吳國內外交困。若是沒有領軍大將不是什麼好事。雖然還有全宗、全端、張承、張休之輩。突然間失去兩員大將也有些說不過去。

步鷺卻笑道:“他們可都是魯肅的人。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現在大都督已經換人。原來大都督的心腹之人肯定不會受到重用。我們就不用在這裡傷腦筋了。還是交給大都督處置吧。”

丁奉的表奏轉到了張承手中。張承與徐盛、丁奉都很熟悉。從心底來說兩人都是吳國的棟樑之才。堪稱大將。留下這兩人對吳國有著莫大的好處。更多更快章節請到。然而現在的張承已經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他完全轉變了自己的態度。只看了一遍。大筆一揮便同意了丁奉的請辭。

臨行時。徐盛、丁奉都回頭看了一眼建業城。兩人全都搖頭嘆息。丁奉說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回來。”

“回來。”徐盛看著丁奉:“這種地方還回來作甚。用不了多久就不再是吳國了。你我永遠都回不來了。”

二人相互拱手告別。徐盛奔赴魯肅老家臨淮東城。丁奉則回家廬江安豐。從此再無訊息。

有徐盛、丁奉帶頭。吳國的有識之士。第一時間更新不願意與阿諛奉承同流合汙之輩紛紛離開。薛綜、步鷺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張承也是抓住一切手段。安插自己的親信進入各層大軍之中。出了被其他家族控制的兵馬之外。原本屬於魯肅等人的兵馬很快便被張承接收。短短半年。張家在吳國境內隻手遮天。成為各大家族之首。

這一日。張承第一次上朝。朝堂上薛綜、步鷺兩人正在爭執。見張承來了。二人點頭示意。張承大踏步的奏道王座之下。問道:“陛下何在。”

沒有人說話。薛綜看了看道:“一般的朝議陛下都不會參加。我等議出一個結果報知陛下就是。第一時間更新”

張承冷哼一聲:“是不是陛下和那妖婦在一起。如此迷惑陛下的妖婦。不殺難平我百姓之怒。”

“大都督這是為何。”步鷺連忙道:“琴妃乃是陛下愛妃。深受陛下寵愛。並未蠱惑陛下。再說我吳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何來百姓之怒。”

“爾等阿諛奉承之輩。事情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你們卻還不知道。站在這裡胡言亂語。”張承一轉身。對著身後眾人道:“剛剛接到訊息。徐州臧霸的大軍已經到了塗中。離我建業只有一江之隔了。”

“啊。”眾人完全沒有料到。一個個顯的驚慌失措。

薛綜看了張承一眼:“大都督。如此重大的訊息我們怎麼一無所知。不知道大都督是從哪裡獲得的。”

張承道:“薛大人是不信我的話了。不僅如此。龍軍張遼、徐晃兵團也在蠢蠢欲動。我吳國岌岌可危。而陛下還在與那妖婦尋歡作樂。難道他是想亡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