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發出“呦呦”鹿鳴,歡快的奔跑著。

以它現在的本事,在這片森林中沒有動物是它的對手。

……

另一邊,夏無忌在緩緩的行走著,蹄不染塵。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它終於明白了九色鹿的“善”。

實際上,在最前面的數天思考,夏無忌都是毫無頭緒的。

在它看來,發明“食用草”乃是大善,而屠戮千人則是“大惡”。可這兩次的結果,都遠遠出乎它的意料。

直到一段時間過去,夏無忌發現,它只坐在草地上思考,竟比忙乎大半天做好事,更要契合九色鹿的善,這才讓他有了頭緒,漸漸明悟九色鹿的“善”。

善也好,惡也好,前提都是建立在自身所處的立場之上。

就彷彿狼吃羊一般,在狼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它們只是遵循自然的規律。

而在羊的眼中,卻是罪大惡極。

想要弄清楚九色鹿的善,就要知道九色鹿究竟代表的是什麼,站的是什麼立場。

九色鹿是鹿嗎?

當然是鹿,要不然為什麼叫九色鹿。

但它又不完全是鹿。

在這沒有超凡力量的世界中,一個有著移山填海,捉星拿月的存在,自然不會是簡簡單單的鹿。

從某個方面來說,它是這片天地的法則具象化,是天道的代表。

它擁有至高無上的神力,能夠完成一切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九色鹿就有兩種身份,兩個立場。

一個是善良的九色鹿。

在它的立場中,救助生靈為善,殺人放火為惡。這是一個樸實的善惡觀,與世上大多數的生靈契合。

另一個就是它所代表的天地法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天地看來,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換句話說,不管萬物朝著什麼方向演變,那是萬物自己行為導致的結果,與天地無關。

天地要做的,就是不橫加干預,順其自然。

九色鹿的善,是小善。

天地法則的善,是大善。

夏無忌研製食肉動物能夠食用的草葉,平息爭亂,對於九色鹿來說,自然是善。

但對於天地法則來說,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

森林中的動物,並不比草木更加尊貴。

為了森林中的動物的平和,而卻培養草葉,任由啃食。不正是為救一人,而殺一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