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之餘,他卻仍要前往各州主持土地均分,根本來不及多聆聽聖訓。

收歸吐蕃,柴宗訓終於鬆了最後一口氣。

奮鬥三十年,終於全部恢復炎夏故土。

得勝之後,大軍班師回朝。

此時的大周國土,往北直達北海,往南直達南海,往東仍是海,唯有往西,是無法逾越的冰山。

國內一般風雅之士,再次提筆歌頌柴宗訓的豐功偉績。

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已然不足以形容柴宗訓的偉大,他的聲望,再次達到頂點。

不過皇帝的聲望是一回事,朝中的糾纏卻仍在繼續。

好在經過義務教育的洗禮,百姓已沒有那麼好糊弄。

柴宗訓也有個底線,百官不管如何攻訐,不得傷及百姓,否則殺無赦。

他本想幹脆放權,由百官推舉首輔,不過如此一來,很容易便形成黨爭。

如今靠著他的聲望,能壓一時算一時,反正他也沒有那麼大的智慧解決此事。

科技局終於研製出內燃機,慢慢替代蒸汽機。

柴宗訓也畫出汽車草圖,讓何輝接著研製。

除此之外,水力發電和電動機的研究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已能投入使用。

照此下去,大周至少還能快速發展領先世界兩百年。

人一旦鬆懈下來,便很難再提上那股勁。

再說現在暫時也沒什麼能讓柴宗訓提起勁來,畢竟周邊再也沒有一個能打的。

他也不願意再像擠牙膏那樣,把掌握的東西一點點透露給何輝。

於是乾脆在某天,神秘兮兮的將何輝召進宮中:“何卿,昨日晚間朕做了個夢,夢中都是些奇怪的定理公式之類的,今日朕仔細回想了一下,雖忘掉一些,尚能記住大半。”

“朕將這些公式傳與你,倘你能證其真偽則證,倘不能也不要強求,可留待後人去證。”

“臣遵旨。”

“你記好了,電流等於電壓除以內外電阻之和。”

“功等於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乘以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

“對了,還有最重要的一個,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朕暫時只記得這些,你且去吧,研究可以,但不要沉迷其中。也許現在的手段解決不了,那就留待後世吧。”

交代完這些,柴宗訓才真正的順氣。

他打下的基礎,可以讓中原領先兩百年,而這些公式將來一點點被證實,可保中原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至於將來去大食搶石油,以及四海的航行自由,有高科技的加持,還不是手拿把攥。

至於朝臣間的爭鬥,的確無法避免。只要社稷能向前,那就由他去吧。

柴宗訓深感使命完成,乾脆讓太子監國,而他拉起符昭:“梓潼,咱們出宮去好好見識這花花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