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諸位都能平和,隨緣度日,令吐蕃境內祥和,也算是聖僧的大功德了。”

底下諸人日常接受的便是這種思想,如今連聖僧也這麼說,他們倒也沒失望,仍是虔誠的磕頭。

鳩摩羅滿意的示意柴宗訓繼續。

柴宗訓仍是不客氣:“方才說完了靜態的緣起性空,現在貧僧再與諸位說說動態的緣起性空。”

“首先貧僧要與諸位說一說這個‘空’,這個空,是本無,是辯證的空,是積極的空,不是消極的空,更不是紅塵到頭一場空的空。”

“所謂“緣起性空”是指人的一切機遇與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運動變化,都是人自己主觀意志的結果,而非真實存在的。”

“再拿先前的貧僧與諸位會面的緣說起,倘諸位主觀上沒有朝聖的意志,貧僧便與諸位沒有這次緣。”

“而那位替貧僧鍛造禪杖的鐵匠,倘那日主觀上沒有打鐵的意志,便也不會有今日諸位看到的禪杖。”

鳩摩羅歪頭眨眨眼睛,這話似乎有些不對。

只聽柴宗訓繼續說到:“一如諸位今日之生活,諸位主觀上沒有打破剝削打破壓榨的意志,所以才會生活困苦。”

“倘諸位都攜手團結起來,推翻一切暴政,打破剝削打破壓榨,生活將比現在會好得多。”

這話如當頭棒喝,驚得底下朝聖者全都抬起頭來。

鳩摩羅急忙大呼:“此是妖言惑眾,快將這妖僧拿下。”

乾那羅適時跳出來大喝:“讓他說下去。”

鳩摩羅氣急,一杖朝乾那羅打去。

趁他們糾纏,柴宗訓接著繼續說到:“沒有人生來就是皇帝,也沒有人生來就是國師。”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淨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說明佛是人成。”

“既然全能全知的佛也是人成,更何況國師哉。”

“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國師。”

“既人人都可成國師,吐蕃便不是國師之吐蕃,而是人人之吐蕃。”

“瘋了,瘋了。”鳩摩羅將乾那羅打倒,歇斯底里的大呼:“殺了他,殺了他。”

嘉應站於臺下,一箭朝柴宗訓射去,卻被楊延德隔開。

柴宗訓趕緊下臺,混入朝聖的人群中。

不過他方才所說太過震撼,所有朝聖的人讓開一條道都看著他。

嘉應朝天上放了一個禮花,瞬時無數吐蕃大軍衝入城中。

原本準備逃跑的柴宗訓見此情形倒不跑了,回過頭來責問到:“鳩摩羅,這便是你的佛法嗎?”

“吐蕃的百姓們,你們看到了嗎?”

“這是你們日日供奉高高在上的國師,他的佛法便是以刀兵殘酷鎮壓真理,這樣的佛法,你們還能信嗎?”

鳩摩羅也管不了許多了,朝著兵馬下令到:“將此地包圍,一個活口也不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