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三 弊端(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年之後,賺五千的人還是賺五千,而且生怕被辭退。
而賺八千的人,存了點錢,可以做些小生意,不用活得那麼戰戰兢兢。
國庫指著這些每年繳三五十萬的人養活醫保司和義務教育司以及基建司,所以對這些豪商巨賈有許多優惠政策,生怕他倒了,從而影響國庫收入。
但實際上高徵稅收入的大頭,還是來自那些一年繳納兩三千塊的人。
這些人繳納了高稅賦,必然影響經營。況頭頂上有豪商大賈,想要擴大規模本就困難,如此一來,便斷絕了擴大的希望。
做來做去,錢全部歸了國庫,那還有什麼勁?
不如干脆解散了作坊和工場,去給豪商大賈打工。
雖然收益少一些,卻也免卻了風險。
先前積累的盈利,存在銀行備不時之需,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也就夠了。
長此以往,國內的工場商行經營,必然被幾家豪商巨賈壟斷,如此對於社稷來說,是個巨大的隱患。
這麼看起來,的確是這樣,柴宗訓趕緊召來楊延定和慕容德豐商議對策。
楊延定對此有些不屑一顧:“皇上,此封奏摺臣已看過。”
“如今幽州工價,百姓一月不過十塊錢,一年也不過百塊。倘那些年盈利好幾千塊的人都過不下去,那我大周幾千萬百姓是怎麼過下去的?”
“此不過是那些中等之家反對高徵稅的說辭而已。”
慕容德豐卻有些不同看法:“楊大人,自高徵稅推行以來,本公也曾多方留意。”
“大人之意本為遏制豪商大賈,但實際上豪商大賈並未傷筋動骨,相反受到傷害更多的,反而是那些中等之家。”
“這些中等之家與普通百姓相比,的確收入要高得多,但他承擔的責任,也遠非一般百姓可比。”
“一般中等之家的工場或者商行,其背後少說也有數十個家戶靠他吃飯。”
“倘這中等之家不願揹負責任,將商行歇業,勢必導致數十家戶沒有飯吃。”
“這數十家戶為了吃飯,不得不前往豪商大賈商行做工。因為幫工增多,豪商大賈便可趁此壓低工價,榨取百姓利益。”
“畢竟事情就這麼多,等著吃飯的人卻越來越多,不管什麼東西,一旦多了,自然便賤了。”
楊延定鐵了心推行高徵稅,即便與慕容德豐多有親近,但此時也顧不上了:“郡公所言,不過是以偏概全。”
“以社稷目前情勢來說,大多數中等之家仍就運轉良好,並無歇業可能。”
“至於那些膽小如鼠之輩,關門也就關門了,於大局並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