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賴信領到火銃,便向下關發起衝擊。

扶桑國是由數座大島組成,下關與目下大軍所處大島隔著海峽。

柴宗訓樂得扶桑人自相殘殺,並不派艦隊前去幫忙。

郭中平率大軍進發到右博城,前行不遠便可與主力會和,便代表大軍已完全攻下這座大島。

因為島上多山,又是急行軍,軍士頗為疲乏,郭中平下令大軍在此修整數日,再與主力匯合。

剛剛安營紮寨,卻見押糧官灰頭土臉的上前。

“統領,不好啦,咱們的糧草被人燒了。”

郭中平大吃一驚:“莫不是軍中譁變?”

“回統領,”押糧官說到:“燒我大軍糧草的,是扶桑百姓。”

“具體情形如何,快說與本統領知道。”

原來郭中平大軍每攻下一座城池,只將百姓趕下海,並不會殺死。

原本焦土政策,是讓扶桑化作一片焦土,大軍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所以並不需要留下士卒駐守。

於是郭中平趕下海的百姓,趁著大軍走後,又偷偷回到城中。

押送糧草的兵士以為沿途無人,所以頗為放鬆。

哪知大意之下,竟有扶桑百姓趁夜衝出,將所有糧草燒燬,更有無數兵士,在睡夢中便丟了性命。

“你是怎麼押送糧草的?”郭中平有些懊悔:“怎會讓百姓燒了糧草?讓本統領怎麼向皇上交代?”

押糧官辯解到:“統領,小人也想不到,放過這些百姓竟會成為大患。”

“回師,回師,”郭中平怒到:“將那些不知好歹的百姓全部殺了。”

押糧官說到:“統領,百姓好解決,可糧草怎麼辦?”

對啊,糧草都是有配額的,發給你的糧草被燒,你怎麼交代?

郭中平說到:“沿途所過州縣不能補充麼?”

“回統領,扶桑原本貧瘠,即便那些府庫不燒,也不過杯水車薪而已。”

郭中平想了半天:“為今之計,也只好向皇上請旨,就說有百姓乘船逃走,請水師封鎖海面,如此糧草被燒才能搪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