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開開心心出征,但一下子遼東家家戴孝,朝廷震動。

這下連都察院的御史再也坐不住了。

都察院作為御史臺的時候,除了查察百官,還監督皇帝。

可柴宗訓不喜歡聒噪,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只查察百官,畢竟皇帝是沒錯的。

此次出征扶桑,戰略意圖不明,作戰規劃不完整,出兵時機不對。

這麼多問題,都有朝臣指出來過,但皇上一意孤行,嚴旨李繼隆出兵。

而李繼隆好大喜功,原本有風暴時該返航,他卻置將士性命不顧,執意進軍,才導致了這次事故。

柴宗訓登基二十多年,這是最慘的一次事故。

當年慕容延釗中計被圍,大部分士兵都逃散。

這一次遼東軍一萬多精銳將士,卻是毫無還手之力的犧牲。

一起葬身大海的,還有剛剛調撥過去的喀秋莎大炮,以及各類山炮,迫擊炮,加特林,還有無數的手榴彈。

於是都察院右都御史輔超領銜上奏,要求撤軍,倘扶桑沒有異動,可暫時不用管他。

翰林院掌院學士蘇德祥也查證出扶桑人的先輩,乃是源出於炎夏。

據說當年祖龍派遣方士徐福出海求取長生不死藥。

徐福明知世上沒有長生不死藥,於是便帶著五百童男童女到了扶桑島。

五百童男童女相互婚配之後,扶桑島逐漸繁華,才有了今日之扶桑國。

既然扶桑源出炎夏,可下旨令其歸順,實在無須大動干戈。

而先前一直不贊成出兵的朱鎬,因為這件事情而名聲大噪。

目下大學士只有呂端一人,其又有糊塗之名,辦事難免拖沓一些,於是群臣紛紛上書,大有抬朱鎬入閣之勢。

柴宗訓只是冷眼看著這一切:“看吧,人性果然如此,一點小小的挫折,什麼牛鬼蛇神都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