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文一句話,瞬間讓趙普醍醐灌頂,他轉身便給汴梁府去了一封密信。

翌日朝堂上,禮部,都察院,戶部好幾個官員遞上奏摺。

前高句麗使者,不過是王昭一面之詞,遼東並沒有使者蹤跡。

此事是否是王昭別有用心,挑撥朝廷與遼東關係?

大批朝臣附和,畢竟仗也打贏了,國土又大了許多,也沒有人因此獲罪,反倒一批人因此得了不少賞賜,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時的柴宗訓並未接到慕容德豐查案的細節,其實他是特討厭這種朝臣爭端的。

既然大家都想安靜,他也想將此事就此平息。

於是散朝後,柴宗訓將呂端召來詢問意見。

“皇上,萬萬不可。”呂端說到:“此事看似小事,實則關係到遼東安危,甚至威脅國本。”

“倘王昭並未派出使者,其必包藏禍心,皇上須小心防範,必要時褫奪其經略之職,畫地圈禁。”

“倘使者之事為真,殺掉使者,便是資敵,遼東定會有大批扶桑斥候,將更不安穩。”

“去歲遼東產糧,幾為國庫四成,如此重要之地,豈能留隱患?”

“皇上不僅要查,還須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柴宗訓淡淡到:“如你此說,朕似乎要親自去一趟。”

“此時遼東冰天雪地,查案並不太方便,”呂端說到:“臣倒有一計,可以試試。”

“何計?”

“回皇上,”呂端說到:“李繼隆於遼東經營多年,必是根深蒂固。”

“李繼隆出征的半年間,趙普必也培植許多勢力。以臣之見,可將遼東各州府各營官長換一遍。”

“沒有了根基的扶持,趙普和李繼隆兩個孤杆,將好對付得多。”